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V破”动结式的层级特征及构式属性(2)

http://www.newdu.com 2018-03-14 《外国语文》 邓亮 姜灿中 参加讨论

    1 “V破”动结式的构式层级特征
    已有研究注意到“V破”动结式的内部差异,但考察的重点主要落在“破”字的语法化上,因此多以“破”字语义是否发生语法化进行分类,如祝敏彻(1963)、石慧敏(2010,2011)等。以石慧敏(2010:123—126)为例,她将“V破”动结式分为“V”式和“V”式,认为前者表示具体结果,后者表示抽象、语义虚化的结果,并指出进人“V”动结式的动词动作性较强,宾语一般都是具体实在的事物,“”的语义指向一般为受事。这类结构可以扩展,如“V”与“”之间可以插入“得/不”,可以进入“一......就......”结构。进入“V”动结式的动词都跟认知活动有关,其动作性较弱,宾语多为比较抽象的名词。“”的语义指向动词,其结构一般不能扩展。
    石慧敏(2010:123—126)的讨论非常具有启发性。此前一般认为“V破”动结式中“破”的语义指向受事,很少关注其语义指向动词的情况。但她认为“破,语义指向动词”的观点有待商榷。首先,判断“”语义指向动词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她认为由于“”的虚化,“V”不能按照语义指向分解,如“他看破红尘*他看红尘,红尘破”,所以“”的语义指向动词。然而,这种分解法不能成立,因为“看红尘”和“红尘破”在语义上不合法。“V”动结式的出现是隐喻扩展的结果,而不完全是“”的虚化使然,与之共现的动词如石文中所列举的“打”“看”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法化。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对相关语料库的调查,她对“V破”动结式的描写还不够精细,遗漏了不少语言事实。更重要的是,对“V破”动结式的描写不仅要关注其内部组成成分的句法语义,还要考虑其作为构式自身的句法语义特征,这正好反映了“V破”动结式形式和意义的多样性。
    有鉴于此,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重新审视现代汉语“V破”动结式的构式特征。微观层面主要考察其组成成分的句法语义属性,如动词V的句法特点、V和“破”的句法组合性、“破”的语义指向等;宏观层面主要考察构式自身的句法语义特点,如分布状况(主要是类频所占的比重)、构式的使用限制(包括对主语和宾语的限制以及它与其他构式的整合情况等)、构式本身的意义等。基于以上形式和语义特征,可对“V破”动结式的构式层级作如下描述:
    
    在以上构式层级中,“V破”动结式是(部分)图式性构式,位于构式层级的顶层,允准三个子构式:链锁致使式、辐射致使式和反身致使式。链锁致使式位于次图式层,允准两个微观构式:客观结果式和隐喻结果式。而辐射致使式和反身致使式与客观结果式和隐喻结果式一样,直接允准构式例示,位于微观构式层。那么,处于不同构式层级、具有不同图式性的“V破”动结式又各自具有什么样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全文阅读】“V破”动结式的层级特征及构式属性.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