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昨朝、今朝、明朝”系统 第一,方言中存在较为广泛的“昨朝-今朝-明朝”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吴语、徽语、江淮官话、赣语中。山西、陕西也有零星分布。 第二,南北朝文献中已常见“明朝”表示明天、“今朝”表示今天的用例。南北朝时期虽然没有见到“昨朝”表示昨天的用例,但在唐代有不少用例。 “昨夜”与“明朝”在古汉语中不处于一个系统。一则我们在“明朝”“今朝”使用的时代,从未见到“昨夜”(含“昨暝”)之类表示[昨天]的用例;二则现在“昨夜”与“明朝”使用的区域不一致,只有个别地区同时用“昨夜”表示[昨天]用“明朝”表示[明日]。 结合现在方言的分布情况,我们认为这一系统源于南北朝时形成的南方通语。这一系统后来显然受到“昨日、今日、明日”系统的侵蚀。 (4)“昨+夜晚义成分、今+时间单位、明+早晨义成分”系统 从现代方言看,浙南、福建的部分吴语、闽语、粤语、客话区的时间表达系统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以“明早”表示明天,出现在甘肃、山西、青海、福建、广东等地。这显示出“明早”一类的词历史上可能曾在中原地区存在。 从历史文献看,宋金时代能见到“昨夜”表示日前的用例。在唐代以后能看到一些“明早”表示明天的例子。 据葛剑雄、吴松弟先生的研究,福建、岭南的移民主要是在侯景之乱后迁入的,并且基本上都是北方移民后裔的再迁移。吴松弟先生指出福建是唐末移民的重要迁入区。宋代温州外来居民的大多数来自福建。现代闽语区的雷州片的大部分地区在宋代都已有相当数量的福建移民。今客家人的祖先主要是在宋元之际和元代迁入广东。 综上,我们认为这一表达系统是唐宋以来形成,后随移民扩散到今客话、闽语、粤语区,是“昨+DAY义成分-明+DAY义成分”系统与“夜晚义成分+日-早晨义+日”系统融合的结果。 3、共时分布与历史来源的相关问题 岩田礼认为古代方言中并存着两种明天义的词形“明日”和“明朝”,与之配对的是“昨日”和“昨夜”。从现代方言[昨天]的词形看,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在现代方言中表示[昨天]除“昨夜”外还有“昨晚、昨暝、昨晡、昨暗、昨昏、昨暮”等形式,现在使用“昨夜”表示[昨天]的范围极小,“明朝”表示[明日]范围广大。而且,直到宋金才有“昨夜”等表示日前的用例,而“明朝”早在南北朝就有大量用例,“昨朝”唐代即见用例。很显然,“明朝”与“昨夜”过去与现在都不在一个系统。 岩田礼(2007)指出,“日、天、朝、旦、晡、暝”等原来各为不同的意义,后来大部分变成DAY这一抽象成分。对这些词语的考察表明,它们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 从内在的理据看,汉语[明天][昨天]表达常与早晨或夜晚有关。人们以[早晨][晚上]转指[明天][昨天],这属于转喻现象。 参考文献: 岩田礼 2007 《汉语方言〈明天〉、〈昨天〉等时间词的语言地理研究》,《中国語学》第254号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7年第5期 作者简介 何亮,江西彭泽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与方言语法研究。近五年来在《古汉语研究》《汉语史学报》《励耘语言学刊》《语言研究集刊》《北方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