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言素以声调类型丰富、与中古汉语调型对应整齐而著称。从音高而言,香港粤语的上阴入相当于阴平、下阴入相当于阴去、阳入相当于阳去,因此九个调类可归为六个声调(Bauer and Benedict,1997;Matthews and Yip,1994)。见表1。 表1 香港粤语声调一览 近年来,粤方言的声调发生了变化,不少字出现两读,发音人无法辨认,导致大量依据声调区分的对立对变成了同音字。这种声调变化在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中尤为明显,学者们称之为“声调混同”(tone merger),语文教育者们则谑称为“懒音”(何文汇,1994;陈雄根、何杏枫,2001;张洪年,2002)。粤方言的声调变异引起了广泛关注(Wong,2008;Bauer et al.,2003;Peng,2006;Yiu,2009;Fung and Wong,2010a、2010b;Mok et al.,2013),研究者们好奇到底哪些声调已经发生混同,哪些声调可能发生混同,并探究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声调发生混同。声调作为语言(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发音人不仅要通过大脑对发音器官发出声调的发生指令,还要依靠听觉器官等对接收到的声调进行辨认,因此,声调的变异必然同时涉及发音和感知两个方面。本文以香港粤语声调为例,探讨声调变异中发音与感知的关联,尝试揭示发音与感知机制如何作用于语言演变。 1、发音和感知的实验 由于语言变异主要在青少年中发生,因此,本文的发音人以20-25岁青年为主,为平衡发音人性别和数量,共有16名男青年和16名女青年参与研究。 发音实验刺激字表包含18个目标字以及18个干扰字,目标字必须符合:①以元音[a]、[i]或[u]为韵母;②声母以塞音和塞擦音为主;③可以单说并且常用。每个字按照AAA形式读两遍,使用便携式数字录音机ZOOM H4n进行录音,采样率为44100Hz。发音数据的分析工具是Praat,使用Praat脚本ProsodyPro提取AAA的第一个音节进行基频时长的归一处理,将每一语音样本的基频曲线分成十等份,首末两个点的基频值不纳入分析范围。 感知实验采用区分实验的方法。刺激字表包括AA和AB/BA两种字对,不仅涵盖发音实验的目标字,还增加了14个干扰字与目标字构成的最小对立对。通过基频合成人声制作刺激音节,利用Adobe Audition对音节时长和音强进行归一处理。为避免发音人的发音表现受到感知实验影响,先进行发音实验,接着进行感知实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