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读音和规范化 汉字的功绩不可磨灭。除了几千年来为书面语言服务外,它还使有声语言里跟汉字相关的层面保持长期稳定,整个系统从中得到稳定的好处。方言并非东亚借字的“书同文”,在语言系统上是有一致性的。因为汉字要解读,读音细节可以灵活,能够应付方言的语音分歧。汉字使用同一套解读原则(例如过去用直音和切音),方言字音从中得到规范,同音关系就很稳定。文读方式使方言同音字整套整套地向中原靠拢,文读改造白读最终又使方言音值越来越接近中原语音。 一位外国留学生在作业中说,汉字象是总乐谱,而各种乐器却奏出了不同音色。这样说很有道理,它说明汉字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是靠各时代各方言的有声“乐器”支撑起来的,它不是脱离有声语言的纯书面存在方式。离开有声支持,总乐谱就会变成难解的天书。不论在中原还是地方,人们得心应手地使用汉字,他们承认书面跟口语有差别,却都忽略那种差别,坚信它记录的是自己的语言,丝毫没有外来借用的感觉,因此在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维护中汉字能够起积极的作用。这里还包括中原方言权威的形成,它的有声形式能够在方言区得到推广。正是汉字文化使方言向中原靠拢了。说汉字助长方言分歧是很片面的。狭义语言学很难解释汉语方言的同一性,因此部分西方学者会有一些离奇的看法,主张把汉语支解成几种语言。汉语方言的同一性不但要用中原与地方人口流动和数千年族群语言溶合的历史来说明,而且还要用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至少三千年的配合来说明。 本世纪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取代反切注音,汉字解读方式改变了,于是方言读音加快了向普通话靠拢的速度。尤其是近几十年里大规模推广普通话,年轻一代的乡音已经有了明显变化。离乡在外几十年的语言工作者回老家住上几天,很容易觉察出那种变化来。汉语拼音的社会效应是极其伟大的。尽管那种析音工具还只是辅助性的“拐棍”,它已经是被广泛采用的书面体系了。汉语拼音的高层语言体制很简单,大体上只到词音段,从音素和声调到音节和词,它的表音性质和替换语音而有的区别性质也是特殊的语言学性质。 普通话并不是拼音加语文知识。它超越方言,并且有明确的规范,但是它离不开整个汉语的方言基础,其中北方方言和北京话是重要的基础。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正确把握它全部活的形式。北京话并非只提供一套拼音方案能够说明的语音系统,北方话并非只是词汇库,读音、词汇和语法并非唯书面为依据。相反,北京语音会有演变,内部存在分歧,各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中有生命力的东西,经过折射和筛选,作为汉语的共性有可能进入普通话,因此它是所有方言支撑起来的现代汉语发展的必然产物。书面是记录那种产物的工具,也是规范化最重要的媒介,它是全民点燃和养护的炼金炉,但不是金矿。把普通话跟方言对立起来,会使它失去有声基础。有声语言包含许多活生生的形式,它们果然不必都进入普通话,但是一律把它们看成是方言,普通话的生命线和源泉也就被掐断了。以北京话为例,北京人不总是京油子,他们并非只说日常语言和方言土语,现实的北京话是可以被完整解剖的麻雀。贬低北京话对普通话的实质贡献是令人忧虑的。离开有声源泉的普通话最终会变成新的文言文。主张普通话与方言对立的观点是很狭隘的,说它是虚构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 推广普通话、提倡规范化是顺应汉语发展的正确方针。教师、播音员和演艺家都是普通人,都是有口音的。在推普的社会过程中有他们的引导作用和榜样作用,但是也有更普通的人的作用。普通人数以亿计,其中还包括说兰青官话的,甚至还有初学而敢于实践的人。全国各地的人在交际中互相起正反面的作用。北方话次方言与其他方言有时是邻居或者就在一起,它的影响特别显著(例如江淮口音对某种“吴语普通话”的作用)。兵团、铁路线、现代移民等都有集团特色的普通话。与此同时,京腔地区是普通话的大熔炉,进出那里的人以及他们在电波中的声音,正在国内外熏陶着学习普通话的人,起的是正面作用。在交际中学习语言是人类的天性,特别容易造就人的言语能力。它里边有全部语音、词汇和语法现象,深度和广度是无限的。在实际生活里人们遇到的是活的语言,它里边甚至还包含教科书和拼音说不清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