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家眼中的紫泥芳华:“一门躲藏在岩石后面活的文化”
“踏踏实实,没有捷径,也没有伪造,手上的责任连接着社会对于手艺人的信任与认可,”对于当下流行的“匠人精神”,当代著名紫砂艺术家、紫泥春华紫砂博物馆馆长耿春华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位从艺27年的女性艺术家,如今正从事着传统紫砂手工艺文化的拯救、发掘与传承工作。在她看来,尽管现代工业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但对于紫砂艺术却无异于一个重大冲击,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回首20年前,初出茅庐的她曾对紫砂老艺人说:“你们是对中国紫砂行业做出贡献的人,虽然你们默默无闻,但从我做起,必须要好好尊敬你们,因为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紫砂工艺,我要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让子孙们了解中国紫砂的历史与文化。”彼时,紫砂传统手工艺远不及如今这样备受重视,辉煌一时的紫砂一厂门可罗雀,大批老艺人相继离开,就连他们的儿女都没有继承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对于耿春华的执着,老艺人们起初并不相信,一次次拒绝了她的请求。 但耿春华没有放弃,“屡败屡战”的经历反而激发起她对于保护紫砂传统文化更强的意志。直到有一天,老人终于被她的真诚打动,答应收她为徒,“我当时对师父说,我不为名不为利,但我愿意做好这件事,因为这种传承很珍贵,没有这些原始资料,就不会有人了解紫砂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回忆起走进师门的一幕,耿春华至今记忆犹新。 就这样,从挖矿、配料,再到制作、烧制,耿春华一样一样学起,因此她有很多位师父,无论是陈国良,还是何道洪,亦或是吕尧臣,众多大师们的言传身教,让她充分得到传统紫砂工艺的熏陶。耿春华回忆说,最初学艺时尽管只是20出头的年纪,但她明白师父所言“从源头学起,讲求原汁原味”的意义所在,每天都会坚持骑着摩托车上山去采集泥料,雷打不动。为此她打趣道:“摩托车在宜兴当时很时髦,我几乎成为了宜兴街头的一道风景哩。” 十年间,学艺的同窗相继买房买车,但耿春华始终不为所动,她拥有的只是满院堆得山高的泥料。期间就连挖矿的工人都被她的“痴”所打动,有人曾对她说:“你一个女孩子能够搞来这么多泥料,今后一定不简单!” 最终,预言成真,耿春华当年的收集真的成了“宝贝”:在紫砂原矿泥料业已枯竭的情况下,这位女性紫砂艺术家成为当代中国拥有紫砂泥料种类最丰富的人之一。从清水泥到降坡泥,再到本山绿,以及珍稀的“大红袍”……这笔财富为耿春华建立起紫砂博物馆展示原矿紫砂标本、传播紫砂文化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耿春华说,在她眼中紫砂泥就是一门躲藏在岩石后面活的文化,极富灵性,“这些泥巴不仅是活的,而且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看着像石头,但能溶于水,而后经过捶打,承受炼烧,最终成就茶的香味,成为一条完整的生命链,”她说。 时下,传统紫砂手工艺重新受到关注,成为中国文化市场的一大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顾景舟、蒋蓉、朱可心等大师的作品接连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天价。但让耿春华略感担心的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如今的紫砂世界并不纯净:受“收藏热”影响,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缺乏标准等现象比比皆是,这显然与“匠人精神”背道而驰。事实上,早在2015年两会期间,文化名人、前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就曾痛陈“中国收藏界有铜臭气”,而一旦和所谓的“收藏经济”产生共鸣,传统文化就会变味。 耿春华也认为,对于传统紫砂手工艺来说,占领市场只是暂时的取悦,而非文化的永久传承,“当以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里才能烧制成功一件作品的工艺,成为了几乎百分之百成功率的商品时,又何谈美感与文化呢?”在她看来,匠人还是应该“痴”一些的好。 自号“耕陶人”的耿春华对记者说,紫砂传统制作工艺亟待传承与保护,“紫砂世界的‘水’其实并不深,我想把这层面纱撕开,否则外面的世界没人会懂,这样对于传统紫砂文化并不是一件好事,”她说。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