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truth)的探讨历来在哲学研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为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求真的学问。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学者们对“真”的探讨一直是众说纷纭,如主张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冗余论、等同论等等。传统的“真理符合论”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义分析方法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对实在的某种符合或表述,而语言与实在、命题与现实具有语义同构性。这样的符合论对于“真”的认识过于主观、狹隘,并不符合人们对事物的真的判断,例如说一种食物是可口或不可口孰为真,就很难确定一种“实在”来与之相符合。 “自上世纪前半叶塔斯基(A.Tarski)提出一种关于‘真’的定义模式即T模式之后,关于‘真’的讨论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真之理论”(陈晓平2013:67)。自此以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围绕塔斯基的T模式 (T-scheme)的争论,主要发展出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真之收缩论(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和真之膨胀论(in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 塔斯基的T模式是这样说的:“A是真的,当且仅当A;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例如“‘雪是白的’(本文作者按:这部分是话语)是真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按:这部分是事实)”。这有点像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所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就是假;凡以是为是、非即为非者,就是真。因此,欲判断说任何事情是真还是假,要看事物真相如何,如说“某人存在这一事实,就蕴涵了肯定他存在之命题的真实,反之亦然。如若他存在,则肯定这一事实的命题便是真实的;若这个命题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便可以推出这个人必然存在”(亚里士多德 2003:43)。但人死了就死了,在婉曲话语里怎么会是他驾鹤西去、或获得了“大自在”、或被“主”宠召去了呢?其实这就是石里克(2005)所说的,事实本身是不存在的,是将概念通过抽象掉某些个别的属性而概括出来的假想物,旨在作为一种手段帮助达到真切地认识指示对象的目的。 美国当代知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H.Putnam)不满足于塔斯基的定义,另外提出一个实用多元主义真之标准,即“合理可接受性标准”,并最终把这个标准详细地表述为:真的陈述具有理想化的合理可接受性(普特南1997:2,61)。于是,普特南在批判和继承塔斯基“真”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他坚持的内在论实用多元主义语境论立场,认为真之理论应同话语联系在一起,应该明确给人们提供判断一句话是否为真的标准,这就是话语提及的事实应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命题表达形式正确,内容恰切。普特南认为,语言系统或概念系统是多元的,所以“合理可接受性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在他看来,实在的东西或实在的世界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或语言性的,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符合论才能成立。“构成世界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在某个理论或某种描述之内提出才有意义。……对世界的‘真’的理论或描述不止一个;在内在论者看来,‘真理’有某种合理的可接受性。这里存在着现实的人的各种看法,这些现实的人思考着他们的理论或描述为之服务的各种利益和目的”(同上:55-56)。普特南从人的目的和利益出发,从这样的实在论延伸到真理论,即人的目的和利益都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在;一种认识、一种思想、一种理论的可接受性在于它的合理性,符合人的目的和利益。这可以从“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的理论加以阐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