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赋、比、兴体制论(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2 《文艺研究》 易闻晓 参加讨论

    四、兴的审美转向与兴、象合一
    “兴”、“意”作为主体精神是相通的,二者与“象”对举成为“兴象”、“意象”,实际上都在情景相融。但“兴”来源于《诗》兴的传统,“意”则来自《庄子》、《易传》与玄学的思辩,“兴象”乃是《诗》“兴”与《易》“象”的遇合。《庄子·天道》首先阐发了言、意的关系(52),《易传》假托孔子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则“立象以尽意”(53)。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54)立象尽意,或象以出意,都在于象具有蕴含和象征的功能。卦象取于物类,诗的言表亦藉景物之象。得象忘言,就只有景象或物象的呈现,意寓其中。当然,诗的语言本身具有审美的特质,是不能忘掉的,这不只是言的表层意义,也有“言外之意”(55)。“象”也是不能忘掉的,而有“象外之象”(56)。从中国诗学演变的大势来看,《诗》兴与《易》象的对举和相融乃是儒家“诗教”与老庄在玄学中的遇会,导致《诗》学情兴与景象的结合。
    《诗》四言触物兴情在五、七言尤其是近体中演变为情兴与象的对举,但由于情、兴、意的主体精神相通,它们与景、象相合,就形成情景、兴象、意象,本质上并无区别。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下谓“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57),这是《尚书·舜典》“诗言志”说的传统。然《论语·阳货》孔子谓诗可以“兴观群怨”(58),“兴”乃兴情;《论语·八佾》中,孔子又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是指情。《诗大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59),则情、志并举。“在心为志”,“志”具有主体精神的包含性,不仅摄“情”,而且也包含意、知(智)等主体精神的方面。《荀子·王霸》“举义志也”,杨倞注谓“志,意也”(60)。《礼记·缁衣》“为下可述而志也”,郑玄注谓“志,犹知也”(61)。《列子·汤问》“汝志强而气弱”,张湛注云“志,谓心智”(62)。“志”包含情、意、知(智),其义宽泛而非专指,所以“诗言志”,后世也可以说“诗缘情”,或“以意为主”(63)。
    景物有象,所以合谓景象、物象。情、兴、意与景、象之间可形成情景、兴象、意象的对举。意象相合产生于《易传》和玄学关于意与象的思辨,情景、兴象的合谓实际上也蕴含着相同的思理,都在主体与客观的物我之际,而情景是根本的。诗的本质在于言志、缘情,情志不可直述,必藉景物呈现,反映为诗学情、兴、意与景、象的对举。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64),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65),都以意、景对举。“意象”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窥意象而运斤”(66)。情、景对举则大约早见于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所云“情景兼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67),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谓“作诗本乎情景”(68)。迄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则以“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69),虽谓情景相融而“妙合无垠”,但确以“情、景名为二”对举生成,犹如兴、意与象两相对举生成“兴象”和“意象”,都体现物、我的思辨,积淀为一种思维的定势和深层的心理。
    兴、象的对举、合谓反映了近体主导的盛唐审美趣味。“兴象”是唐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来的,《序》云:“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成。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70)又其书卷上评陶翰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71);卷中评孟浩然诗“文采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举《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72),谓“无论兴象,兼复故实”(73)。由“兴象”所指,可以推论三点:第一,据《河岳英灵集》评盛唐诗并具体评陶、孟诗,则“兴象”盛唐诗有之。《序》称“都无兴象”,是指自南朝梁以至隋武德之间的诗。由此反推梁至唐前诗“但贵轻艳”,而“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也一定要到永明声律的发明。齐梁以还的雕藻艳丽之作被指为不具“兴象”,但那时诗作不乏对于景物、美人的精细描绘,不可谓之无“象”,关键在于刻画细致却缺乏情兴感人,因此不能形成兴象。第二,“兴象”与“故实”并举。“故实”多指用事,“兴象”不必关涉故实,但与故实的运用并不矛盾。同是唐人论诗,稍后的皎然《诗式》谈到比兴和用事的区别,就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而“时人呼比为用事,呼用事为比”(74),用事必关故实,比兴都在物象。殷璠“兴象”之“象”不关故实,只是景物之象,情兴寓于其中。“兴”本兴情触物,“兴象”或指情与景会,较诸“意象”的静态呈现,“兴象”重在情景遇合的当下发生。殷璠所举孟浩然诗,即在情与景会。第三,“兴象”当自“情来”,而且亦备“声律、风骨”,这显然是指盛唐之作。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75),这与殷璠对于“自萧氏以还”的批评以及对“风骨”的赞扬相当接近。但是“兴象”的浑融蕴藉却与“兴寄”“执情强物”的浅露不同,它彰显着盛唐五、七言尤其是近体诗创作的审美格致,这是《诗》兴在新的体制中演变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