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兴之于五、七言体制的演变 后世多援比兴论五、七言体的创作,在体制上并非确当。可资阐发的是主体情志的外在寄托,或比兴如何从表现手法演变为诗的审美特质。前者使《诗》兴变得直露浅薄,后者则将比兴尤其是兴与物象、情景牵缠一处。唐宋兴寄说衍自《诗》兴,按照后世的理解,是在物象、物事或景物中寄托主体情感,多属怨愤之志,系于讽刺,指向现实,上承“诗可以怨”和《大序》主“刺”的传统,而庙堂之“颂”变为僵死的仪式,失去创作的生机。 及唐如元结《舂陵行》、杜甫三《吏》、三《别》并元白“新乐府”,都被认为具有“兴寄”的表现。陈子昂合并“兴寄”、“风雅”,已见上述。又宋梅尧臣《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39)云云,亦如朱熹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物与所咏之词取于类比的关联,兴起的过程具有先后的顺序,不是就物寄托。情固因事所激,触于景物而兴。从根本上说,主体情感来源于社会生活,只是由于文学的表达藉物以兴、触物而动,这就是“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与兴情相通,但寄托却以主体自我为本,是作者主观上将一己之情寄托于物,这就是“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显然起兴和寄托的主次及其方向与顺序正好相反。 兴寄说有启于《诗》兴,乃是起兴和寄托的撮合,实际上是《诗》兴经由《离骚》寄托的过渡,才由后人混合二者笼统表述出来。《诗》以篇幅短小、句式整一、分章合乐,只合比兴点逗,情志的表达和敷陈其事悠游不迫。而《离骚》在《诗》外独标一体,以怨怼激怒广托名物,形成广阔的铺陈空间,并以虚字连带和句尾“兮”字形成散语长句而且入韵,从而容纳众多的名物和形容描写(40),因此《离骚》物象的铺陈也突破了《诗》的兴情功能,成为广泛的寄托。这种寄托导致一种象征的倾向,美人香草,恶禽臭物,贤恶截分,美臭殊别,形成固定的象征。在《离骚》等篇,这是屈辞创制,但后人仿效,则已落第二义。唐人“诗格”、“诗式”辄喜比附为说。如《金针诗格》“诗有物象比”、《续金针诗格》“诗有内外意”(41)。唐释虚中《流类手鉴》“物象流类”谓“日午、春日,比圣明也……春风、雨露,比君恩也”(42),莫不胶柱鼓瑟。或以穿凿解诗。黄庭坚《大雅堂记》批评解杜诗之“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43)。这对于“兴寄”的命题,提出了风险的警示。 情感寄托于物,乃是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物、我遂有间隔。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谓“咏物诗有两法,一是将自身放顿在里面,一是将自身站立在旁边”(44),后者与寄托相同。寄托在物,咏物亦然,只是一首诗不必全篇寄托,咏物则以专咏一物保持全篇的整一性。“将自身站立在旁边”的藉物寄托,亦如钱锺书所谓“执情强物”,不免“感情用事”(45),有悖物态本然。这就是说,主体情志与物之间不能达到类合的融通,关键在于不是从物性的特点生发情志,而是执著主体之意,梅尧臣所谓“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即是如此。 后世援引比兴以论五言之制,将比兴尤其是兴与物象、情景牵扯在一起。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说“兴”,乃指五言之作,谓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而“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然后对赋、比、兴提出新解:“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咏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46)“故”字的衔接表明钟嵘对于赋、比、兴的新释是就五言而论,而“干之以风力”表明是接续汉魏五言风骨的传统,“润之以丹彩”则是认同三国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47)及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48)的主张。胡应麟谓陆机所言“六朝之诗所自出也,汉以前无有也”(49),是源于东汉以来拟乐府的传统,而发展为文人创作的自我特点。但是钟嵘以兴论五言诗,在体制上却是扞格不入。兴本为适合《诗》四言分章所设,而五言没有分章的间歇,整体上是自首至尾一顺写来,景物用作描写,或情景相融,体制的限定不再展开为“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的顺序,因而所谓“文已尽而意有余”,乃在情景相融的生发。这只能视为《诗》兴的延伸和转换,即从《诗》的表现手法转变为五言新体的审美意趣。及中唐释皎然《诗议》云:“赋者,布也。象事布文,以写其情也……比者,全取外象以兴之……兴者,立象于前,后以人事谕之。”(50)又皎然《诗式·用事》说:“今且于六义之中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1)在比兴论向审美论的转换中,皎然之说具有重要的阐发意义。其一是赋、比、兴都系于“象”。比兴取于物类的譬喻与兴起都依于象,即物象;而且古人“事物”、“物事”并举,事是具体的,故亦有象,与比兴之“物象”同功,一起发挥诗之表达的形象化职能。比取于象,兴起于象,赋事以象。其二,比兴俱取于象,但兴中有“义”,“义即象下之意”,是以象为本,也是即物之意,与“兴寄”“执情强物”不同。而“义”在于情,情与兴通,兴之与象,合称“兴象”,于是来源于《诗》兴的表现手法就转为“兴象”的审美趣味,从《诗》四言分章合乐也就过渡到近体五、七言的审美观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