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名词化的个体发展研究 Halliday(1998b:160)认为在儿童9-13岁期间,语法能力的发展会经历由一致式到隐喻式的转变。Derewianka(2003:186-188)通过对儿子5-13岁语言的观察,发现隐喻式表达在9-10岁明显增多,证实了Halliday的论断。然而隐喻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从无到有的突变,而是从更早时期的先导隐喻(precursor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和原始隐喻(proto-metaphorical forms)逐渐过渡到成熟的隐喻。Torr&Simpson(2003:176)及 Painter(2003:149)的研究对象均为5岁之前的儿童,研究发现真正具有能产性的概念语法隐喻在儿童早期语言使用中并不多见,但一些死喻(dead metaphor),如have a sleep一类“过程(process)+范围(range)”的结构,则常出现在日常交流中。 2.2 名词化在二语读写中的作用 目前,学界对名词化在二语读写中作用的态度存在一定分歧。李瑞芳、孟令新(2004:81)结合输入假说论证了名词化对二语阅读的负面作用,认为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表达,“制约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为学习者理解语言材料进程中的绊脚石”。刘萍、梁小平(2012:146)通过对比课本和讲座两种语式的语篇,也验证了学生对隐喻度高的课本语篇理解效果逊于隐喻度低的讲座语篇。而金娜娜、陈自力(2004:27-29)的研究则得出相反的结论,指出名词化对阅读理解起到的积极作用在于提高语篇的关联度和衔接效果。此外,亦有学者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对学生进行语法隐喻知识的讲解及练习,培养其元语言意识,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效果(Li 2011:171)。 在二语写作方面,绝大部分学者认同年龄、语法隐喻能力、写作水平三者之间成正相关,即高水平写作中名词化表达的使用频率高于低水平写作(熊学亮、刘东虹 2005:103;刘国辉、余渭深 2007:25;Byrnes 2009:59),或高年级学生写作中名词化表达出现的频率高于低年级学生(孙承荣、宋德生 2008:129; Magnusson 2013:262; Liardét 2013:176)。但 Ryshina-Pankova&Byrnes(2013:188)的研究发现略有不同,通过考察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写作,发现高、中、低档作文名词化使用频率差异不大,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中档水平作文。亦有学者通过对比母语和二语写作研究名词化使用的类型及分布差异,发现二语写作中名词化表达的使用频率低于母语写作,且存在一些类型的过度使用(王立非、陈功 2003:57; 高文艳 2008: 27; Terblanche 2009:48)。学界对写作中使用名词化的态度亦有反对声音。Pinkham(2000:170)在《中式英语之鉴》中明确指出,名词化表达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名词肿胀(the noun plague)”现象,使行文看起来死板,不易理解。然而对于其负面影响,则尚未有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名词化的实证考察已经注意到避免泛泛的整体描述,开始聚焦其各种功能次范畴的探讨,这是对名词化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及深入。如Ryshina-Pankova(2010:181-197)关注了充当小句主位的名词化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作用,及其评价和论说功能。Liardét(2013:161-178)归纳了中国学习者二语议论文写作中与学术文体意义建构有关的名词化表达。武姜生(2010:27-32)的部分研究内容对比了名词化引述句(nominalized reporting clause)在中美学生中的使用差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