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论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我们将检索到的260篇论文从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进行统计。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运用的理论主要是语言迁移理论和英汉对比分析理论,其次是中介语理论、语音格局理论等。论文的研究方法既有以个人经验总结或一般性看法交流为主的定性研究,也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还有声学实验研究。 语言迁移是某一语言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对学习其他语言的影响,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美国语言学家Lado(1957)认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通常无法摆脱母语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文化等迁移到外语学习中,从而影响外语学习。从迁移的效果来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中,运用迁移理论探讨英语语音习得中汉语方言迁移的最多,共141篇,约占总数的54%。 英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兼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理论研究和语言应用领域(杨自俭1999:74)。我国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汉英语音对比研究。在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中,运用英汉对比分析理论的研究共42篇,约占总数的16%。 语音格局理论(Sound Pattern)是比较新颖的理论。石锋(2002)指出,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格局。语音格局是语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语音的切分和定位特征、音位变体的类别和分布等。语音格局可用于分析音节内部的声、韵、调,也可用于研究音节之间的系统发音和韵律特征等。基于语音格局理论的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论文数量相对较少,只有7篇。 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目标语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标语的中介语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体系性(Selinker1988)。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很少运用该理论,相关论文仅有6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