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动态的自足体系,语言可以习得、保持、迁移及干扰,同时也可以忘却或磨蚀。当今语言磨蚀学界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者或学习者在停止习得或学习一段时间后的目的语遗忘情况。作为一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兴学科,语言磨蚀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建立到发展,再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揭示语言磨蚀的本质属性,研究者们提出了若干假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回归假说、倒置假说、门槛假说、干扰假说、标记性假说和语言休眠假说。 1.0回归假说 回归假说(the regression hypothesis)认为,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的模式非常相近,但顺序却恰好相反: 先习得的语言技能后磨蚀,后习得的语言技能先磨蚀,即语言磨蚀呈现出一个与语言习得模式相同但顺序却相反的镜像特征。 回归假说是最早的关于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关系的假说之一。人们对语言遗忘与习得的关系的思考可以追溯到19世纪。里勃特(Ribot)在19世纪80年代就指出,最近习得的语言表征最易遗忘,这就是后人所谓的“里勃特法则(the Rule of Ribot)”(Ribot,1881)。弗洛伊德于1891年在他的《论失语症》(On Aphasia)一书中引述了里勃特的观点,并首次使用“回归(regression)”一词,用以指代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向早期语言回归的现象。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最近习得的、最复杂的语言表征将会最先遗忘。1941年,雅克布逊在研究音位学的过程中首次将回归假说用于非病理性的语言遗忘研究,并且指出语言遗忘模式“以相反的顺序复制儿童语言习得模式”(Jakobson,1941),即语言遗忘是语言习得的镜像(mirror image)。Freed 在1980年将回归假说引入语言磨蚀研究,并将语言磨蚀现象命名为“雅克布逊回归现象”,因此回归假说也称为雅克布逊回归理论(Jakobson’s Regression Theory)。长期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接受回归假说,都认为回归假说可以深刻地揭示母语磨蚀的规律(Andersen,1982;Berko-Gleason,1982;Seliger,1991)。 然而,回归假说也面临着不少实证研究的挑战。Jordens,de Bot 和 Trapman(1989)对受蚀者德语的格标记进行了专门研究,尽管德语的格通常是按照固定顺序习得的,他们却发现被试对德语的格标记遗忘顺序与习得顺序并不完全相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回归性特征。无独有偶,Håkansson (1995)对移居国外的瑞典人的句法和构词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瑞典语磨蚀顺序与习得顺序并无镜像对应。 回归假说不仅受到了实证研究的挑战,而且从理论上也让人怀疑该假说的有效性。根据乔姆斯基的先验论和皮亚杰的认知论,语言能力随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来,既然在非病理学语言磨蚀中,人们的交际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受影响的仅仅是其词汇和语法系统,所以一个人语言磨蚀过程与其语言习得过程就不可能是互逆的。 Gass&Selinker(2008)和 Hawkins(2001)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了抽象的有关于词汇形态的规则后,对具体形式的控制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零星习得的诸如词汇定义的语言知识,而且这种控制也会受到语言加工过程的制约,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并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发展,因此语言磨蚀过程和语言习得过程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从而进一步挑战了回归假说的合理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