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断句和叙事句的区分在下面的对比句里十分明显: 上句是叙事句,下句是论断句。“也”是决断词,它的作用是:表示句子所述的内容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是一种断定关系,而不是实在关系。随着汉语的发展,“也”字逐渐淡出,代之而起的是从指代词演变而来的系词“是”。可见,汉语谓语的类型主要区分“肯定”和“叙述”,古今一脉相承。汉语语法的大分野是: 现代汉语里这个大分野在形式上体现为“是/的”和“有/了”的分别,王冬梅(2014)一文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过去以为肯定和叙述只是语用或文体上的差别,这是印欧语的眼光,汉语的实际是离开了语用就没有办法讲语法,或者没有多少语法可讲,汉语“大语法”是“形、音、义、用”四者的综合。 3.“大名词”内先区分形容词 3.1 形容词定语的逆节律常态 从单音节变双音节的双音节化以及单双音节组配的方式(统称“单双区分”),跟重叠一样,也是汉语的一种形态手段,参看沈家煊(2012a,2013a)。依靠单双音节区分,汉语在“大名词”内部首先区分名词(含动作名词,即通常所说的动词)和形容词(属性名词)。 先从单双音节组配方式看形容词为一头、名词动词为另一头的分野。吕叔湘(1963)最早指出,三音节的组合,定中结构以[2+1]为常态,动宾结构以[1+2]为常态,王洪君(2001)称之为与结构类型有直接关系的“节律常态”。 在这个节律常态里,名词和动词的区别不起多大作用。常态的[2+1]定中结构,定语是不分名词还是动词的,例如: 而且中心语也有大量的单音动词,例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