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方言》(京)2011年3期 王临惠 参加讨论

    4.2中古入声调的分合
    秦晋沿黄河方言中,中古的入声调的演变溯河而上依次分布着三个不同的类型:
    ①中原官话方言中古清、次浊入派入阴平,全浊入派入阳平。
    ②晋语吕梁片今读阴阳两调。
    ③晋语五台片今读不分阴阳,只有一个入声调。
    从分别派入阴平、阳平的情况来看,中原官话早期的入声曾分阴阳无疑。中古清、次浊入归入阴平,全浊入归入阳平,是中古入声韵尾脱落以后以调值的相同或相近为条件所进行的归并。尽管中原官话中古时期的平声、入声的具体调值已经无从确知,但在沿河晋语的入声舒化现象中能够看到入声并入平声的过程。邢向东(2002:47)在描写神木方言声调时说明:“阳平和入声调高相同,不过入声发音十分短促。如果入声字在语流中出现舒化,往往变成阳平……”刘育林(1990:13)在描写绥德方言声调时说明:“入声是短促调,由于韵尾[]喉塞较松,听起来不十分急促,调值近[]32,现记作[]3。在认字时入声可以读作舒声阳平。”李小平(1991:4)在描写临县方言声调时说明:“入声分阴入和阳入两类,都是短调,且有明显的喉塞音[]尾。其中阴入最短,调值为[]44,阳入较阴入长些,调值为[]24。就音高来看,阴入和阳平很接近,阳入和阴平很接近,在新派话中有融合的趋势,在学校教书单念时,几乎没有分别了。”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新绛等方言中古清、次浊入声今归去声,是因为去声的调值是[]31,与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其他方言的阴平调值相同或相近。种种现象说明,沿黄河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和关中片方言中中古入声今归平声(阴平、阳平),与平声的调类无涉,而与平声的调值相关。也就是说,沿黄河中原官话入声调和平声调的归并是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调类之间的归并。
    沿黄河的晋语五台片今入声不分阴阳,也应是晚期合并的结果。据笔者调查,晋语的代表点——太原老派口语中入声分阴阳,新派口语中入声已经不分阴阳了,说明晋语中的确存在着阴入、阳入两调晚期合并的现象。邢向东(2002:93)在分析神木方言的内部差异时说明:“神木话只有一个入声调,中古浊入字与清入字同调。万镇、贺家川都保留了阳入调,不过只有部分中古浊入字读阳入,其余并入阴入。”这两个乡镇的中古浊入今读阳入的比例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万镇、贺家川中古的浊入字今读阳入的比例最大不足40%,大多数混同于阴入。入声调阴阳合流是以调值“短促”为条件的,今秦晋沿黄河方言中晋语五台片的入声调值大致与吕梁片阴入的调值一致,可以证明这一区域的入声保留了较早时期阴入调的读法。沈明(2007)在讨论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时也认为晋语五台片的入声调是后期合并的结果,并指出:“从入声单字调的合流方向来说,五台片各方言的今入声调保留的是清入调。”如此,这一区域入声调合流的基本的过程是:
    清入、浊入分立——次浊入并入清入,全浊入分立——全浊入并入清、次浊入,入声合流。
    今次浊入声或归阴入(清涧、石楼等)或归阳入(临县、吴堡等)的不稳定状态是它们所处的阶段不同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