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NP+者”格式在六部上古文献中的出现频率如下表: 这类格式一直都是很少见,到西汉就更少了。 有+NP+者”格式应是由“有+VP+者”格式发展而来的: 这种句式中的“者”是转指标记,“有”的宾语一定首次在语境中出现,如例(60),可翻译为“楚国有个卖珠子给郑国的人”,这个人在语境中首次出现。上面提到,“有+NP+者”中的NP也一定是首次被提到的人或地方,“有颜回者好学”意为“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齐人有淳于髡者”意为“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这里“者”的功能类似于转指标记。这个说法还可解释如下例子: “嬖人臧仓”做叙述句主语,之所以也要加“者”,就是因为他是首次被提到,“嬖人臧仓者”可译为“一个嬖人名叫臧仓的”,“者”的功能也类似于转指标记。 四 本文讨论的“者”,大多用于判断句,所以早期学者一般认为它是语气词,用在判断句主语之后表提顿,或用于假设小句之后表停顿(如吕叔湘,1942;王力,1962)。也有学者认为是表复指的代词,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如郭锡良等,1981;李佐丰,2003)。朱德熙(1983)认为“者”字结构可做定语或宾语,提顿说不能解释这种情况,因此他提出“者”是自指标记。 自指标记说不能解释如下问题:1)自指是指称化的一种,但“者”常附着在名词性结构之后,名词本身即表指称,为何还要加自指标记?2)指称化结构的语法功能应与一般名词无异,所谓自指的“者”字结构,除了几种固定格式外,为何只能充当表判断或解释的句子的话题?那几种固定格式中的“者”字结构又为何无此限制? 从各时期文献中几类“者”字结构的出现频率看,论断类“者”字结构在战国前期的文献中例子很少,到战国晚期的文献中才出现较多,而“有+NP+者”和“数+名+者"格式在战国前后期文献中的出现频率没有显著差别。也就是说,它们的发展并不同步,这也是几种“者”字结构并非一类的旁证。 我们认为所谓自指标记“者”其实是三类不同的“者”: 1)语气词,为表判断或解释的句子的话题标记,这种用法是由转指标记“者”语法化而来。“者”用在时间名词之后的功能是其扩展用法。“者”用于条件小句后的用法是由话题标记或转指标记语法化而来。 2)附着在“数+名”或部分“所”字结构后,表强调或确定指称。这种用法的来源我们尚不清楚。 3)在“有+NP+者”格式中,是转指标记的扩展用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