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留学生眼中的中西文化之别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华读书报 张怿陶/译 参加讨论

    以下发表的一组文章来自于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给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讲授的一门课,课名为“中国社会与文化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听课学生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英文授课)。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来自德国、英国和法国,文章是课程期末论文的第二部分,以比较中国文化与作者本国文化为内容。三位留学生分别以自己的观察,给出了中德、中英和中法不同文化观念与人的社会表现的比较,其中有些观点是我们都听闻过的,但也有一些细致的观察,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中德之别
    中国文化植根于集体思维 德国文化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
    ■凯文(KranzKevin)
    德国人,2015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研究生,现为德国RWTHAachen大学工业工程方向在读研究生。
    中德两国社会历史背景大相径庭,两国文化各有异同。
    德国地处欧洲,中国位于亚洲。德国有约八千万人口,中国则以其约13亿人口而为世人熟知。若从历史发展角度观察,两国的发展轨迹也迥然不同。作为西方国家,德国早已建立成熟的经济体系。相比之下,中国则是新兴发展国家,直至上世纪的经济急速增长才将中国向发达国家快速推进。无论经济或是政治,如今的中国已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以上所述的两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让我不禁假设:两国必然在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以下,我将在此基础上,将德国人为人熟知的特点与中国人的特点进行比较。
    德国人谈及中国文化时最常提及和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浓厚的家庭观念,端正的社会态度以及极佳的礼仪礼貌。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它教诲人们根据人的不同身份采取不同的态度。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和谐和稳定。他们传承儒家思想,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人愿意“牺牲小我,铸成大我”;也正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相互妥协,尽量友善行事。
    而在德国,有一种行为恰恰与中国人的这个习惯背道而驰。那就是,德国人不在乎社会和集体,而更在乎自己以及自己直系亲属的个人利益。德国人生活的最主要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会不过是达成目标的平台。此外,德国人身上最大的特点是自主和自省。就个人特征而言,德国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德国人对人际关系并不看重,因此常给人留下沉默寡言甚至冷漠无理的印象。
    此外,德国人不避讳直截了当地批评别人。而根据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中国人从来不会给别人提出具体的批评意见——他们在乎对方的感受。然而这却让西方人捉摸不透他们的真实想法。许多西方人不得不适应中国人的这一特点,因为西方人受到的教育是谈吐清晰直接但又不失礼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