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促进文艺理论深度融合(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婷婷 参加讨论

    重识当下语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亚敏建议以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为内核和基础,在新的语境中对价值判断作出新的设想和阐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认为,当代中国电影、网络文学等新现象用既有美学理论无法完全说明,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使审美关系发生变化,当代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应随之作出调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注意到,新时期之后“言志”文学迅速升温,大量的诗人和作家越来越注重微观化的日常生活书写,而日常生活诗学的兴起就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表示,在当代语境中重新挖掘柳青及其《创业史》,会发现其中更多的艺术价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吉方认为,批判理论作为一种西学话语,正面临着本体化和中国语境的考量,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需要一种立足于中国语境的批判理论。
    “文学一路以来的传统是极其偏重书面文学的,忽略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口头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认为,完整的诗学体系至少应涵盖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口传与书面、文学与艺术等多个维度的研究成果。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文放说,中国传统文论中“意—象—言”理论发端于中国古典哲学,它丰富的内涵对文学创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今这一理论又得到了心理学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跃进认为,“齐气”的主要特质带有明显地域性的齐俗特征,与齐地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齐学”的学术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承办。
    记者王婷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