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甲戌本凡例及楔子(1) ——兼评冯其庸先生关于甲戌本的两篇论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孔生 参加讨论

    一、凡例及楔子即今之序言
    俗云:"万事开头难。"读《红楼梦》也是,开头难读。
    三十年前,冯其庸先生因没有读懂甲戌本"凡例" ,而错误判断甲戌本"凡例" 乃"马脚全露"、"拼凑改窜"云云,进而认定:"凡例"伪造的时代,最早大致不能早于乾隆四十九年前后,因为《石头记》这个名字逐渐被《红楼梦》所替代,是在乾隆四十九年前后,在此以前,一般还叫《石头记》。现存甲戌本抄定的时代,我认为是较晚的,它最多只能是乾隆末期或更晚的抄本。
    如此,胡适先生认为最古抄本的甲戌本,1980年6月在美国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被冯其庸先生《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 》 的报告说成"是乾隆末期或更晚的抄本。"二十年后,冯先生的《敝帚集*论甲戌本》仍坚持这一说法。
    冯先生一开头就没能读懂"凡例" ,怎麽读得懂全书一百二十回呢?依我浅见,冯先生忽略了一条:"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令冯先生"被作者瞒蔽了去"。何以见得?
    读古人的书,务需懂得,中国文字的广义性与涵盖性。
    比如凡例 ,字面解释是:书前说明本书内容、体例的文字。
    楔子,字面解释是: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如《儒林外史》:"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序,字面解释是: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叫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
    文字又是不断演化,与时俱进的。古人称为凡例、 楔子的,今人一律称为序言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作者之笔狡猾之甚",不过一会儿说凡例,一会儿说楔子,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偏偏就把个大学者冯先生给忽悠住了!
    二、《石头记》作者三人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题曰"二字,大凡红学家们都将之解释为题写书名。岂知"题"有八义,书写是其一。
    全句:空空道人将《石头记》作者石兄的名字改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直至吴玉峰写好《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写好《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完成了八十回本的编辑工作,并起了个《金陵十二钗》的书名。直到脂砚斋甲戌年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为前八十回的书名。
    请诸位认真看清楚了我的断句和解释吧,此前没有人曾经这样断句和解释,因为红学家们要把著作权硬栽给曹雪芹。
    石兄即情僧,是《情僧录》作者;吴玉峰是《红楼梦》作者;东鲁孔梅溪是《风月宝鉴》作者。
    这三本书相当于三个作者的回忆录,而要将三个作者的回忆录归总编辑为一部章回体连载的书,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曹雪芹从1684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才于1694年完成了全书三分之二,亦即八十回《石头记》。此后他继续后四十回的编辑工作,却于1702年去世,故"书未成",意为全书未完成。
    需要补充解释的是,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这则批语是补充说明《风月宝鉴》来历的。红学家们通常解释为:《风月宝鉴》之书是雪芹所写,而由其弟棠村作序。
    正确理解这则批语,一定要弄清"序"字的含义。"序"字用于此处,非指作序。序,古代又指临别赠言,创于唐初,如韩愈《送孟东野序》。序,又写作"叙"。正文已介绍过,《风月宝鉴》是孔梅溪写的,则棠村正是雪芹其弟孔梅溪的字或号而已。曹雪芹要将三个作者的回忆录归总编辑,《风月宝鉴》当然就要存放在"悼红轩中",是吧。但这本《风月宝鉴》的拥有者是孔棠村亦即孔梅溪,而不是曹雪芹的。为什么忽然成了"雪芹旧有"呢?答:乃其弟棠村序也。1、从序与"叙"通的层面,反复强调证实了《风月宝鉴》一书是由孔梅溪字或号棠村者,写情叙事而成。2、从临别赠言的层面,解释了《风月宝鉴》一书因棠村临逝之时,遗赠乃兄雪芹,属于兄弟之间的合法继承和合法赠予。作批者"睹新怀旧,故仍因之",郑重声明。
    三、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解读这一则批语,对于《红楼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这则眉批在"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位置,"然则开卷至此"六字,证实和限定了楔子的长度。开卷,当然包括凡例。"开卷至此",总字数一千六百多字。换句话说,自开卷的"甲戌本凡例"起,至"仍用《石头记》 "止,是"此书"的楔子",一如今人出书之序言。
    凡例与正文的"楔子"微妙地合而为一,眉批是有说法的:"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并且第6回有示例,可谓有迹可寻,有例可援。在" 暂且别无话说"处,有双行夹批:一句接住上回"红楼梦"大篇文字,另起本回正文。
    也就是说,第6回的第一段叙述,属于接住第5回文字。同理,"开卷至此",属于接住凡例文字,同属"这一篇楔子",这"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呀!
    2、" 又系谁撰?"与后面的三个"作者"对应,向读者提了一个至今无人能答的问题。大凡读解这一则批语的红学家们都想当然地以为:"又系谁撰"?肯定就指《红楼梦》作者呀,曹雪芹呀。偏偏他们错了,这句话问的是:你知道这一篇序言的作者是谁吗?"这本传奇"之书有一个奇处:"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连序言的作者是谁也"不知"!你说,序言的作者是不是也像"后文如此者"一样,运用"狡猾之甚"的笔法,一如"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序之人"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哩。
    3、其实,写"这一篇楔子"的,只有一个可能的人:畸笏叟!由甲戌至"甲午八月"这二十年间,没死的不正是自称"只剩朽物一枚"的畸笏叟吗?
    四、"哭成此书"的,除了畸笏叟,还能是谁?
    下面,我们再来解读一则批语: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1、甲戌本一千六百条脂批,均无署名,署明日期的只得二条:一条是第一回眉批,署"甲午八月泪笔";一条是第一回行间夹批,署"丁亥夏"。丁亥是一七0七年,後甲戌十三年;甲午是一七一四年,後甲戌二十年。连同甲戍年及这则批语提到的"壬午除夕",甲戌本共有四处是署明日期的。这四个年份,对于《红楼梦》一书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A、甲戍年就不消说的,众所周知,此年八十回本《石头记》成书,并有脂砚斋"抄阅再评"。脂砚斋在"甲戍抄阅再评"的基础上,于乙亥年至丁亥年的十二年间,继续添加了许多批语,并于己卯、庚辰两年,相继推出"脂砚斋"四阅重评本。现存己庚两本,除有别署他名、纪年的之外,其余无署名批语,全是"脂砚斋"于甲戌年所批。而署名"脂砚斋"、"脂砚"的,是"脂砚斋"于乙亥年至丁亥年的批语(脂砚斋死于丁亥年)。
    B、曹雪芹于乙亥年至壬午年的八年时间里,继续后四十回的编辑工作,却于1702年除夕去世,故"书未成",意为全书一百二十回未能完成。
    C、" 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于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此句为庚辰本批语原文。与之榫合的是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观此可知,一七0七年夏,《红楼梦》写作班子的人"皆相继别去",只剩"畸笏叟"一个了。
    D、甲午八月,畸笏叟怀着悲愤而又喜悦的心情向读者庄严宣告:她是"方有辛酸之泪"的能解者,"哭成此书"?? 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
    2、大凡读解这一则批语的红学家们都犯了断章取义的老毛病,他们都对这一则批语的第一要义"哭成此书"视若不见,而偏执地以为"书未成",从而为他们的探佚说、后四十回伪续说等等制造籍口而已。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是这一则批语要告知读者的第一个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对曹雪芹"并题一绝"中"谁解其中味"的圆满解答: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大功告成!
    接下来,畸笏叟怀着沉痛的心情,向读者报告了曹雪芹逝世的消息: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再接下来,畸笏叟向读者报告了曹雪芹逝世后,个人的感受:"余常哭芹,泪亦待尽。"因为曹雪芹是畸笏叟的亲生儿子呀!曹雪芹逝世后,后四十回"书未成",留下的是一堆书稿。畸笏叟作为母亲,要继续完成儿子的遗志,却形单只影,孤立无援。此时他最思念的救星,就是还留在世上的丈夫:"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她何曾不想寻觅到脂砚斋呢?奈不遇脂砚斋何!怅怅!因为这两人都在"丁亥夏"逝去了。如果"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我与癞头和尚"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古时的妇人,临终愿望与丈夫合葬,岂非"大快遂心于九泉"乎?批曰:"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于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此句为庚辰本批语原文。大凡版本校勘家们,均据共有此批的甲戌本改"于"为"手",而甲戌本则少了"丁亥夏,畸笏叟"六字。更有学者认为"甲午八月"应为"甲午八日"或"甲申八月"。庚辰本畸笏叟二十六条批语有个特点,署名、年、月或四时,就如画家在画作上作署,不可能署"甲午八日",也断无讹"午'为"申"之理的。这一条批语,只能是畸笏叟临终"泪笔","甲午八月"哭成此书"的,除了畸笏叟,还能是谁?何必署名?批者无疑是向读者设问,如署上名讳,怎"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呢?
    五、畸笏叟是谁?
     
    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
    甲午八月泪笔:"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其中的"再"字大有蹊跷。为什么呢?曾经在青埂峰问过石兄,才会想到再去青埂峰再问石兄,对吧?证实:畸笏叟即空空道人!
    那空空道人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那雪芹先生笑道:"说你'空空',原来肚里果然空空。"
    空空道人除了抄录、改正《石头记》之外,还亲自"把这《石头记》"交给曹雪芹先生"示看"。楔子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空空道人与石头的对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空空道人,读者就看不到《石头记》,更看不到《红楼梦》。那么,空空道人究竟是谁?
    妙玉断语:"云空未必空",五字中嵌藏"空空"二字。"空空"本是佛语,则妙玉应为僧尼,怎会是道人了呢?
    岫烟笑道:"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诸位看这空空道人像那"放诞诡僻"超然如野鹤闲云的妙玉不像?
    为何又叫畸笏叟?
    "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
    凭什么说妙玉就是"哭成此书"的能解者?且看妙玉"竟要续貂"的内证:
    妙玉忙命小丫鬟引他们到那边去坐着歇息吃茶。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将方才的诗命他二人念着,遂从头写出来。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政,即请改正改正。"妙玉笑道:"也不敢妄加评赞。只是这才有了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黛玉从没见妙玉作过诗,今见他高兴如此,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二人皆道极是。妙玉遂提笔一挥而就。
    世人皆云高鹗伪续,日日去曹家找作者??"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话说到这个份上,观者诸公会否"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呢?
    六、曹雪芹是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红楼梦》一书中谁的学位最高?
    脂砚斋形容《红楼梦》"是千古未有之奇文",则"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统摄全书的曹雪芹,必然是一位大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学历也应是最高的!如今的人动辄谈论学历,我们也来凑凑热闹。贾雨村、贾敬均为进士,日前就有网友评论,提出贾雨村是作者,可谓荒诞不经。请看:
    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
    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
    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
    诸位看清,尤氏目中,惜春是囊括一等进士前三甲的"古今第一个才子"!厉害,厉害呀!可谁曾听说过史上出过女状元呢?的确没有。但是,《红楼梦》"是千古未有之奇"书,是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的:
    翠缕说:"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
    男为阳,女为阴。这句话给读者圈定了《红楼梦》的一个游戏规则:咱们人倒没有阴阳!也因此,书中人物会忽男忽女,既有体格风骚的女王熙凤,又有进京赶考的男王熙凤,其实是同一个人。惜春是女的,曹雪芹是男的,其实是同一个人。
    妙玉惜春常在一起下棋聊天读书,为什么?他们是母子呀。惜春是《携蝗大嚼图》的画师,"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象'行乐'似的",《携蝗大嚼图》难道不就是《红楼梦》吗?
    有诗词评论者误读惜春《文章造化》一诗,以为平平。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千里之外的山山水水,被我手中的如椽之笔,横拖进了"高起五云中"的大观园楼台。
    明清之交的政治风云、日月光辉,浓缩在我们修建的大观园的每个角落,尽显文章华采,天地造化之功。
    而更令人大跌眼镜意想不到的是:写此诗时,雪芹年仅七岁,可谓神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