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陆 摘 要 俞平伯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著名学者。他早年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小说,编撰过一部讲义《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至今还尘封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为学界所知。本文通过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简略介绍这部《纲要》的内容,梳理俞平伯对于古代小说特别是文言小说的基本认识,并整理《纲要》全文,附录于后,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俞平伯 小说史讲义 鲁迅 俞平伯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也是重要的古典文学研究者,研治诗词之外,尤以“红学”闻名。其实,俞平伯不仅研究“红学”,还长期在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并编撰过《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简称《讲授纲要》)。然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这部《讲授纲要》了,《俞平伯全集》十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也未收录,故而还有介绍的必要。 俞平伯1922年去美国考察教育回国后,次年6月受聘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小说。当年8月5日,他曾致信周作人,说:“此项科目材料之搜集颇觉麻烦,不知先生有何意见否?鲁迅先生所编之《中国小说史讲义》,不知能见赐一份否?”(《俞平伯全集》第九卷第204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后文引俞平伯书信,均据此书。)9月2日又去信说:“《小说史讲义》在鲁迅先生处假得一册,觉得条理很好。”鲁迅 1920 年应北京大学的邀请开设中国小说史课程,筚路蓝缕,编纂了一部《小说史讲义》,既是古代小说之现代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传统文学在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俞平伯初授小说,就参考了鲁迅的这部讲义。1925年秋,俞平伯到燕京大学任教,继续讲授中国小说等课程。此前他读过不少古典小说名著,1925年标点出版了《三侠五义》,1927年撰写并发表《谈中国小说》等论文,算是对中国小说有所研究,但讲授小说似乎还觉得颇为费力,1927年9月28日他给周作人写信,想了解刘半农在敦煌发现的佛经俗文的大概,因为“讲小说到此甚模糊至不便”;1928年7月20日致周作人信,还希望能在燕京大学教诗而不教小说,“自己觉得虽同样的教不好,而于兴味上则诗较长耳”。在9月5日的信里又抱怨说:“小说一项本非素习,只因曾做了一部胡说的《红楼梦辨》,弄得成了专家的模样,岂不哀哉! ” 但中国小说,他还是一直讲授下去的。1929年后,俞平伯任教于清华大学,讲授《清真词》和戏曲、小说,同时在北大兼课,讲诗词,也讲中国小说。至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还庋藏着俞平伯早年的《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铅印本,书衣钤“张公量印”,署“一九三三年”。1933年,张公量是北京大学史学系二年级学生,与著名学者邓广铭是同班同学。此讲稿应该是1930年前后的一二年里俞平伯在北京大学授小说史课时撰写的讲授提纲。 这部《讲授纲要》,书口印“中国小说史”五字,单黑鱼尾,版心下印“北京大学”四字。内容仅10页半,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仅仅是一个提纲,后附录了俞平伯的论文《谈中国小说》、《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在敦煌发见的俗文学》、《茸芷缭衡室随笔》,并与著名目录学家、时为北京大学教授的伦明编述的《清代史学书录》合订在一起。 俞平伯编撰《讲授纲要》时参考了鲁迅的研究成果,其中提到了鲁迅的《史略》(即《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和《唐宋传奇集》。现对照鲁迅的《史略》,对《讲授纲要》略作介绍。 《讲授纲要》的上学期除了开头的“总论”外,列七个专题讲授“文言部分”,即文言小说;下学期列六个专题讲授白话小说。 开头的“总论”分三节:(1)“小说名称之解释”,包括文学史上广义的所谓小说、宋人狭义的小说,以及今日的文学的、通俗的小说;(2)种类及其流变;(3)批评,包括结构、人物描写、题材。据此提纲可知其内容同于俞平伯的《谈中国小说》,所以括号里注“另有讲义”。 “文言部分”的第一个专题是“神话”,俞平伯泛论神话的性质是“古代文学之综合”,而中国之特情是“神话不发达,不完美”,古代仅存之书《楚辞》和《山海经》记载较可靠者。这些内容与鲁迅《史略》之第二篇《神话与传说》大同小异。俞平伯论神话而有所发展的是,指出了“古代主要迷信之大概分布”,在于中国本部殷周的祖先崇拜、南方楚吴越的巫鬼和东方燕齐的方士仙。关于神话不发达的原因,鲁迅《史略》概括为三点: 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然详案之,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别。 然而俞平伯似不同意鲁迅的解释,在《讲授纲要》中列出一条“《史略》所列举三说之批评—鲁迅之意如何”,并详细地给予四点解释: 解释一:巫及方士皆与小说有关涉,战国以前之神话皆巫书,秦汉之小说皆方士所造。祖先崇拜为中国迷信之主干,且为中国所特有,寂(当为“极”)不适于小说之创造。解释二(与西洋比较):凡巨著须有系统之想象。中国只有零碎之迷信心,而无系统的宗教心。解释三(与西洋比较):中国古代只有家庭生活,而无社会生活,与希腊不同。解释四:古史缺页甚多,所有经籍已非文化之原始。民间之神话未必流传于后。 平心而论,俞平伯的解释第一、第二点似乎有些道理,但尚不足以推翻鲁迅的解释。 关于汉代小说,俞平伯的《讲授纲要》分为两个专题“真的汉人小说”和“依托的汉人小说”。前者所述内容近似于鲁迅《史略》第三篇《〈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然也有所引申。俞平伯批评《汉书·艺文志》初见“小说家”之名,“但其论述无稽,如所谓‘稗官’,古无此制,而分类又无标准,如杂家、小说家,古代学人未必以此名家耶! ”《汉书·艺文志》的“小说家”一名对后代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后代史家论述,悉祖此书,‘小说’一类常与子部杂家、史部杂传相出入,究不得文艺之旨归”。这些小说有目无书,久已不存,俞平伯概括其性质(1)是“往往不含故事意味,此与后世小说截然不同”,(2)是“多方士所造,表现神仙的迷信”。他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些古代“小说”的成分:“宗教的,上古为巫,所表现的为神话,战国以来方士代兴而巫风未沫,所表现的为《汉志》所录小说”;“社会的,俳优之兴,较后于巫,记载之可考者在春秋战国时,至秦汉不改,所表现的为俳优小说”。如《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临淄侯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俞平伯的《讲授纲要》“依托的汉人小说”近似于鲁迅《史略》的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鲁迅是根据作者归属(或归于东方朔,或归于班固)而依次叙述的,俞平伯则将六朝人的依托分为“志怪近乎子,如《神异》、《十洲》、《洞冥》之属,被依托之人为博闻者或方士”;“杂记近乎史,如《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之属,被依托之人为历史家”。这种分类方法,对于我们考察流传至今的所谓“汉人小说”,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关于六朝小说,鲁迅将“鬼神志怪书”和《世说新语》之类分开来谈,这一点也启发了俞平伯。他的《讲授纲要》分为“六朝的志怪小说”和“六朝的人情小说”,显然与鲁迅的分类有对应关系,且“人情小说”就是取自《史略》。俞平伯说,六朝小说直承两汉,溯源这两派小说,其志怪一派接汉之方士小说,其人情一派接汉之俳优小说。关于六朝志怪小说盛行的原因,鲁迅从巫风、佛学等社会文化角度给予解释,此点为俞平伯所接受。所不同的是,俞平伯比较中印文化思想的差异说: 中国固有之迷信为现世享乐的,肯定一切;而印度则为苦行的,否定一切,实最相反。在民俗及艺文上只保留其合于中国风的迷信,如“轮回”相当于古代之“物化”,“因果报应”相当于所谓“积善余庆”之言,若“无余涅槃”,则为人所不道。 俞平伯分析六朝志怪小说的文章风格,“前期如张华《博物》、干宝《搜神》,文词简质,犹存两汉遗风;后期如吴均之《续齐谐》、萧绮之《录拾遗》,已铺张繁缛,渐开唐代传奇之风”。与汉代相比,汉人小说多无故事,六朝志怪“渐多故事意味”;汉人小说多受巫风、神仙影响,六朝小说“思想习俗受佛氏影响”。相同之处在于:(1)文词比较简质。(2)以灵怪为主,烟粉次之。(3)缺乏想象之描写结构,以记实的态度来志怪。很显然,鲁迅关于六朝志怪小说的一个著名论断“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云云,对俞平伯具有明显的影响。 俞平伯将六朝时《笑林》、《语林》、《郭子》、《世说新语》等概括为“六朝的人情小说”,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在于“古代的俳优风尚,相沿不废”,子史著述中寓言、异闻的影响,社会背景则是“东汉至六朝,人伦品鉴风气之盛”。东汉与六朝的人伦品鉴不同之处在于“东汉之清流为儒生,其品目为道德的、价值的;六朝之清流为名士,其品目为门第的、趣味的,与文艺的关涉较为密切”。 第六个专题“唐之传奇文”,是俞平伯《讲授纲要》的一个精彩点,可能得益于读到了当时新刊的郑振铎编《中国短篇小说集》、鲁迅编《唐宋传奇集》。他先解释“传奇”一名在小说和戏剧中的运用,“虽用法不同而意则一”。传奇的特色在于“喜幻想,多文采”,这一概括系直接来源于鲁迅《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的判断。传奇的内容,“自神怪、滑稽以外,加入恋爱,且以恋爱为主,以神怪、滑稽为穿插资料”,这是符合唐人传奇之实际的。关于唐代传奇,鲁迅曾精辟地指出“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但对于其兴盛的原因并没有着墨论述,这一点恰恰是俞平伯《讲授纲要》着力所在。他给予三方面的解释: (甲)与当代文学思潮之关系。某一文体之变每随其时代之风尚而变。自六朝迄晚唐,骈俪通行。虽唐之中叶有韩、柳之古文运动,而当时实为异军。齐、梁后,开、天前,为骈文之极盛时期,小说自不能不受其影响。(乙)与社会之关系。唐以前中国文化可分南北两支,至唐而合。唯隋唐上承魏周,直接也;隋并陈其上承汉魏,间接也。南之风流、北之荒野,合为唐之浪漫。故其小说写男女之间,洒脱放诞,大变六朝风气矣。(丙)与作者之关系。上述两点不如此点尤为扼要。古代小说家不外两种:(1)方士教徒,或方士教徒化之文人。(2)史家。唐代小说家亦有两种:(1)才子,(2)史家。才子始为小说界上主角,是为传奇文兴起之直接原因,亦为传奇与志怪之主要区别。 这样的概括,仅仅是“纲要”,尚显得笼统,但传奇受骈文的影响、才子为小说界上主角这两点,今天的研究者已经多有共识。至于“南之风流、北之荒野,合为唐之浪漫”的判断,后人还较少用于传奇研究,一般多是唐诗学者从南北气质相取长补短的角度来立论的。因为唐代小说家的主体是才子和史家,于是派别可以分为“才子派”和“史家派”,前者最著名的如张文成之《游仙窟》、元稹之《莺莺传》,后者如沈既济之《卢生》、陈鸿之《长恨歌》,从数量上看,前者占十之八九,后者仅十之一二而已。关于唐代传奇的发展,俞平伯将它分为三个时期,唐初虽铺叙渐多而尚近志怪,存者如《古镜记》、《白猿传》;武后时文词华缛骈偶,写性欲露骨,存者如《游仙窟》;开元、天宝以后,文词较雅正清纯,各体俱备。 宋代的志怪传奇,“体固不废而精神已非”,不足以与唐人并论。俞平伯究其原因:(1)多道学气,态度严冷。(2)多考据气,失之拘泥。(3)文词平实,既失志怪之简古,又无传奇之丽缛。这三点是在鲁迅《史略》所论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用语如态度“严冷”、文词“平实”等,均因袭鲁迅。相异者在于俞平伯指出了宋人传奇的一个特有现象并给予解释: 传奇十之八九均述古事,非特不自叙生平,且回避当代事迹,推其原因有二。(一)宋儒谨饬,异于唐士之狂妄。(二)其时白话小说渐盛,当时流行故事之表现,舍此而就彼,犹之元曲叙当时故事,清传奇多述古记,而乱弹以盛。 《讲授纲要》之下学期分六个专题讲述白话小说:“印度佛典的影响”、“敦煌发见的小说”、“宋之说话及话本”三个部分的内容相当于俞平伯的《小说随笔》(发表于《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27期);“今日所见较重要之话本”仅是列举书目;“《水浒》”和“《三国志演义》”两个专题的内容,与俞平伯《论〈水浒传〉七十回古本之有无》(发表于《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4号)、《〈三国志演义〉与毛氏父子》(发表于1930年5月19日《骆驼草》周刊)大体相同。兹不赘述。 概括来说,俞平伯的《讲授纲要》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1、联系社会历史、思想文化背景来阐述小说体制的发生和变迁。2、注重对于小说的文学性的分析,揭示各代小说体制的独特性。3、依据进化论思想解释小说体制的发展变化,是体制“代兴”而非“革命”。他说:“文学之分化虽属代兴却非革命。如六朝有志怪、语林两派,唐创传奇新体而仍有志怪、语林。宋有新体白话小说,而文言之作依然繁多。其他文体亦然。” 《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是俞平伯著述之一,应该收入《俞平伯全集》。对其发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俞平伯对于中国小说的研究,对于我们梳理《中国小说史》的教学史,了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学术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录:《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俞平伯撰) (上学期) 甲、总论(另有讲义) (一)小说名称之解释: 1、文学史上的:广义(汉人所谓小说);狭义(宋人所谓小说)。 2、今日所谓小说:文学的、通俗的。 3、文学小说的涵义 (二)种类及其流变(附表) (三)批评(分文言、白话两部分):1、结构,2、人物描写,3、题材。 乙、文言部分 (一)神话 1、性质的泛论——古代文化之综合。 2、中国之特情——神话不发达,不完美,古代仅存之书较可靠者为——《楚辞》(《天问》、《九歌》、《招魂》、《大招》)(巫歌);《山海经》(巫书)。 3、古代主要迷信之大概分布:中(中国本部,殷周)祖先崇拜;南(楚、吴、越)巫鬼;东(燕、齐)方士、仙。 4、神话不发达之原因: a、《史略》所列举三说之批评—鲁迅之意如何; b、解释一(准(3)立论):巫及方士皆与小说有关涉,战国以前之神话皆巫书,秦汉之小说皆方士所造。祖先崇拜为中国迷信之主干,且为中国所特有,寂(极)不适于小说之创造。 c、解释二(与西洋比较):凡巨著须有系统之想象。中国只有零碎之迷信心,而无系统的宗教心。 d、解释三(与西洋比较):中国古代只有家庭生活,而无社会生活,与希腊不同。 e、解释四:古史缺页甚多,所有经籍已非文化之原始。民间之神话未必流传于后。 (二)真的汉人小说 1、《汉书·艺文志》初见“小说家”之名,但其论述无稽,如所谓稗官,古无此制,而分类又无标准,如杂家、小说家,古代学人未必以此名家耶! 后代史家论述,悉祖此书,“小说”一类常与子部杂家、史部杂传相出入,究不得文艺之旨归。 2、其目虽见《汉志》,书均已佚失,性质之约略可考者如左。a、往往不含故事意味,此与后世小说截然不同。b、多方士所造,表现神仙的迷信,分三种。 甲、依托古人,如《伊尹》、《鬻子》、《师旷》、《务成》、《宋子》、《天乙》、《黄帝》,皆古之道家,为方士造作之证。 乙、记述左事,其中以《虞初周说》为最巨,千三百八十篇中占有九百四十三,是为中国最先之小说家(庄子谓《齐谐》乃寓言耳)。据《汉书·郊祀志》,虞初固方士也。 丙、方术、心术、未央术、封禅、方说,皆神仙家言。 3、泛论古代小说之成分: a、宗教的,上古为巫,所表现的为神话,战国以来方士代兴而巫风未沫,所表现的为《汉志》所录小说。 b、社会的,俳优之兴,较后于巫,记载之可考者在春秋战国时,至秦汉不改。所表现的为俳优小说——《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临淄侯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 (三)依托的汉人小说 1、六朝人依托的: a、志怪近乎子,如《神异》、《十洲》、《洞冥》之属,被依托之人为博闻者或方士。 b、杂记近乎史,如《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之属,被依托之人为历史家。 2、唐以后人依托的——颇有传奇文风致,如《飞燕外传》、《杂事秘辛》。 3、书籍:《汉武故事》(《古今说海本》);《汉武内传》、《十洲记》、《神异经》、《洞冥记》、《飞燕外传》(均《龙威秘书》本);《西京杂记》、《杂事秘辛》(均《津逮秘书》本)。 4、西王母故事之转变(另表) (四)六朝的志怪小说 1、泛论:六朝小说直承两汉,其志怪一派接汉之方士小说,其人情一派接汉之俳优小说。 2、社会上的宗教背景——巫、方士、佛之综合。 a、巫风汉末大盛,称五斗米道,至六朝为天师道;神仙迷信六朝亦盛,扇以玄风,其势愈张,是为南朝之初期状况。后期天师道渐衰。 b、北朝以西北民族之侵入携其固有之迷信而来,佛说大盛,渐风被全国焉。 c、并合之状况。中国固有之迷信为现世享乐的,肯定一切而印度则为苦行的,否定一切,实最相反。在民俗及艺文上只保留其合于中国风的迷信,如轮回相当于古代之物化,因果报应相当于所谓积善余庆之言,若“无余涅槃”,则为人所不道。 3、文章的风格: a、分前后两期,前期如张华《博物》、干宝《搜神》,文词简质,犹存两汉遗风。后期如吴均之《续齐谐》、萧绮之《录拾遗》,已铺张繁缛,渐开唐代传奇之风。唯观其大概,则有所谓六朝小说。 b、与汉以前相异之点:(1)渐多故事意味。(2)思想习俗上受佛氏影响。 c、相同之点:(1)文词比较简质。(2)以灵怪为主,烟粉次之。(3)缺乏想象之描写结构,以记实的态度来志怪。 4、书籍(大都见于《广记》中,举其较著者):《博物志》十卷(《子书百家》);《搜神记》二十卷(《子书百家》、《津逮秘书》、《龙威秘书》);《搜神后记》十卷(同上);《异苑》十卷(《津逮秘书》、《学津讨原》);《幽明录》三十卷,今辑存一卷(《琳琅秘室丛书》);《齐谐记》七卷,今辑存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续齐谐记》一卷(《四库全书》);《拾遗记》十卷(《子书百家》)。 (五)六朝的人情小说 1、历史的关系:a、古代的俳优风尚,相沿不废。b、子中之寓言实近于今之文学的小说;史中之异闻实近于今之通俗的小说。 2、社会的背景:a、东汉至六朝,人伦品鉴风气之盛。b、不同之点:东汉之清流为儒生,其品目为道德的价值的;六朝之清流为名士,其品目为门第的趣味的,与文艺的关涉较为密切。 3、发展之倾向与重要之书:a、此派本上承古之俳优,故先有《笑林》(汉魏间),后渐推广于一切,而有《语林》、《世说》(东晋)。b、《笑林》三卷,存一卷;《语林》十卷,存二卷;《郭子》三卷,存一卷(均《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世说新语》十卷(湖北官书局本六卷,《四部丛刊》本三卷,而分上下)。 (六)唐之传奇文 1、传奇之名称——虽用法不同而意则一。a、小说 (本义):专名(唐裴铏作《传奇》六卷);通名(今所谓传奇小说);白话小说之一部(宋之银字儿)。b、戏剧(引申义):诸宫调(宋金),北曲(元),南曲(明清)。 2、文章之特色与其解释: a、特色所在——喜幻想,多文采。自神怪、滑稽以外,加入恋爱,且以恋爱为主,以神怪、滑稽为穿插资料。 b、解释凡三——甲、与当代文学思潮之关系。某一文体之变每随其时代之风尚而变。自六朝迄晚唐骈俪通行,虽唐之中叶有韩、柳之古文运动,而当时实为异军。齐梁后、开天前,为骈文之极盛时期,小说自不能不受其影响。 乙、与社会之关系。唐以前中国文化可分南北两支,至唐而合。唯隋唐上承魏周,直接也;隋并陈其上承汉魏,间接也。南之风流、北之荒野,合为唐之浪漫。故其小说写男女之间,洒脱放诞,大变六朝风气矣。丙、与作者之关系。上述两点不如此点尤为扼要。古代小说家不外两种:(1)方士教徒,或方士教徒化之文人。(2)史家。唐代小说家亦有两种:才子、史家。才子始为小说界上主角,是为传奇文兴起之直接原因,亦为传奇与志怪之主要区别。 3、派别:a、才子派:最著名者如张文成之《游仙窟》、元稹之《莺莺传》,唐之传奇属此派者十之八九。b、史家派:如沈既济之《卢生》、陈鸿之《长恨歌传》,属此派者十之一二而已。 4、时期:a、唐初:虽铺叙渐多而尚近志怪,存者如《古镜记》、《白猿传》。 b、武后时:文词华缛骈偶,写性欲露骨,存者如《游仙窟》。疑此派著作尚多,或遭时禁以致寂寥。如《游仙窟》不流入日本,亦早亡佚矣。 c、开、天以后:文词较雅正清纯,各体俱备。今所存录,皆此时期所作也。 5、略论数种重要著作。a、《游仙窟》与《莺莺传》;b、《长恨歌传》 (另有文);c、《周秦行纪》;d、《酉阳杂俎》(唐之志怪)。 6、书籍:古之丛集,如《太平广记》有《杂传记》八卷,《古今说海》、《龙威秘书》、《唐人说荟》、《顾氏文房小说》等,搜罗较备。新刊单行本,如郑振铎之《中国短篇小说集》、鲁迅之《唐宋传奇集》,校勘较精。 (七)宋之志怪与传奇 1、说文学之分化虽属代兴却非革命。如六朝有志怪、语林两派,唐创传奇新体而仍有志怪、语林。宋有新体白话小说,而文言之作依然繁多。其他文体亦然。 2、唐之名士风歇,宋代儒学兴起。志怪传奇体固不废,而精神已非,渐不为世所重。a、多道学气,态度严冷。b、多考据气,失之拘泥。c、文词平实,既失志怪之简古,又无传奇之丽缛。d、传奇十之八九均述古事,非特不自叙生平,且回避当代事迹,推其原因有二。 (1)宋儒谨饬,异于唐士之狂妄。 (2)其时白话小说渐盛,当时流行故事之表现,舍此而就彼,犹之元曲叙当时故事,清传奇多述古记,而乱弹以盛。 3、书籍:《太平广记》(明许自昌刻大字本,清黄晟刻袖珍本);《青琐高议》(董康刻本);《稽神录》(《学津讨原》、《津逮秘书》本);《江淮异人传》(《函海》、《龙威秘书》本);《暌车志》(《古今说海》本);《夷坚志》(《十万卷楼丛书》本)。宋之传奇,《说郛》中搜集颇多,而《唐宋传奇集》亦收录十余篇。至笔记小说,不胜列举,商务排印本《涵芬楼秘笈》可用。 中国小说史讲授纲要 (下学期) 甲、印度佛典的影响:1、叙述故事的风尚。2、韵散相杂,偏重韵文,以入弦为善。3、佛经有翻为小说者。 乙、敦煌发见的小说:1、发见的时地,材料之性质与其卷帙之分配;2、韵文的(七言或五七言):《孝子董永》、《季布歌》、《太子赞》;3、散文的(与拙劣之文言混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小说》;4、韵散相兼的——有佛曲、俗文、变文诸异名。 a、论佛曲名称之不妥——佛曲呈舞曲有宫调的。 b、论俗文名称之不妥——此于古无征。 c、宜呼为变文——变字大概的解释——或呼为演义亦可。 d、其种类有二:(1)依据佛经本文加以敷衍,如《佛本行集经》、《八相成道》、《维摩诘所说经》等。(2)较自由变化,或竟不涉佛经,如《大目犍连冥间救母》、《舜子至孝》、《明妃传》等。丙、宋之说话及话本: 1、其来原出于唐之佛经演义与唐杂戏之市人小说,有在上者之提倡,亦非纯粹民间的。 2、其家数与体裁——家数另表,体裁仍韵散相兼。宋之弹词即在说话中。 3、各体非有严确之区分,其面目:a、说经参今虽不可见,疑仍是唐人说佛经之体。b、说诨话无关重要,《梦粱》、《都城》均不载。c、合生乃院本杂剧,后蜕化为金之题目院本。d、主要的是小说与讲史。在材料上小说述民间传说,在体裁上小说有捏合提破,均有别于讲史。主要的区别在于作法上。讲史照本敷衍,小说则创造的分子多于因袭;在学识程度上,讲史尚较为高等。 4、傀儡影戏的性质:唱本、话本与剧本之过渡。傀儡近于小说,虚多实少,影戏近于讲史,真假相半。 5、说话的:其姓名与知识与程度之扬测。 6、论章回:说话有回而话本无回。后之章回体小说,实兼受元剧之影响。 丁、今日所见较重要之话本:1、《五代史平话》(董康本、商务本)(宋);2、《三国志平话》(日本原影印本、商务影印本)(元至治);3、《京本通俗小说》(《烟画东堂小品》本、有正本、商务本、亚东本,改为宋人话本八种)(宋);4、《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罗振玉本、商务本)(宋);5、《三言二拍》及《清平山堂》,虽均为明人所刊,内有宋元发篇甚多。 戊、《水浒》: 1、水浒故事的趣味在宋代风行之原因,其根本缺憾所在。 2、南宋时代的情形——所谓高如李嵩本。述说宣和遗事。 3、元代的情形——施耐庵的《水浒》(大约是话本)各种水浒戏(元曲选有五种)。 4、明初的情形—罗贯中的《水浒》(仍含话本的遗形,如诗词甚多,有“灯花婆婆”等致语)两个有关连的问题:罗本是二十卷是百回?罗本无有征讨王庆、田虎事? 5、郭勋本百回(嘉靖):a、郭本在文学上与在小说史上之重要;b、郭本与罗本之异点;c、郭氏原本今不可见,所见的三种:(1)日本刻李贽评忠义《水浒传》本,二十回及全本之译文。(2)锺伯敬评《忠义水浒传》在法巴黎。(3)李玄伯排印本,据他说是郭本。此三本均百回:(1)(2)两种均万历刻,(3)年代不详。 6、各种简本(万历以后):a、其来原之解释有二种:(1)出于罗氏原本,(2)出于郭本而加删改。b、特色:增加事实(回目),减少描写(文章)。c、各种简本之名目及其大凡。 7、杨定见百二十回本:出于郭本,自加王庆、田虎,与简本异,为《水浒》中最繁多之本。 8、金圣叹七十一回本:出于郭本,割裂其上半,而伪作施叙及结尾。 a、金本之魔力,尽推翻明代各本,并历来的《水浒》观念。b、成功之原因:(1)金有文学之天才。(2)假托施耐庵,合于历史事实,易使人信。(3)金本亦有剪裁之妙,善利用《水浒》之弱点。c、金本的毛病:无中生有,矛盾不安。 9、其他支流:a、《征四寇》:自金本流行,清代有取简本中之百十五回本,共第六十七至百十五回单行,凡四十九回,亦称《后水浒》。b、《水浒后传》:陈忱撰,续郭本百回,凡四十回。c、《荡寇志》,一名《结水浒》,俞万春撰,续金本,凡七十一回。 己、《三国志演义》: 1、三国故事本身的特异趣味。 2、《三国志演义》变迁的主要倾向——自民间传说至历史事实。 3、新发见的元至治本《三国志平话》——其内容与体裁。 4、元之三国剧——有许多小说以外的异闻。 5、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近于历史,文人之笔,共二百四十节。a、罗氏之生平;b、与平话之异点;c、目今所见最早之版本(明嘉靖)。 6、其他的明代各本(万历以后)——其中有分回的两种。 7、毛声山评《第一才子书》——更近于历史,共一百二十回。a、毛氏父子与《三国演义》,b、与罗本之异点。 8、李渔评《第一才子书》——依违明本与毛本之间,有窃取毛本之嫌疑。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原载:《明清小说研究》2014 年第 3 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