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让中国城乡数亿家庭处于离散状况。父母亲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形成所谓“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期一个特殊人群;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问题。湖南作家阮梅的新著《罪童泪》聚焦留守儿童的一个异类——“罪童”,在11个“罪童”自述沉沦之路的基础上,以作家采访手记的形式,分别探讨11名“罪童”形成的原因与出路,为当下留守儿童预警教育敲响警钟,成为一部“成人与孩子共读”的罪童预警教育学指南书籍。 《罪童泪》暴露出的留守儿童成长的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暴力问题,外物诱惑问题,单亲家庭教养问题,精神抑郁问题,不良朋友问题,网络游戏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留守儿童自身。但是,归根结底,其核心要素来自家庭的离散、不和。 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是中国社会三千年稳定不变的基石,而维系传统家庭稳定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与宗法伦理。如果说,20世纪以来的外来思潮的传播导致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瓦解,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打工经济,则从经济基础方面瓦解了中国家庭的稳定性、和谐性。外出打工带来家庭结构的四分五裂,家庭成员一般只有在春节才能相聚。这种家庭形态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底层大多数家庭的常态。 家庭离散带来的直接社会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罪童泪》以鲜活的纪实故事,呈现了中国家庭离散导致的未成年人的心灵变异、行为乖张,其中一些人甚至于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沦为“罪童”。《罪童泪》的第一篇《父亲》,讲的是一个年仅14岁的儿子,以自家铁锤砸死亲生父亲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儿子杀父之因,不是弗洛伊德所发现的“俄狄浦斯情结”,而是传统家庭暴力酿成的悲剧。父亲殴打儿子是传统家庭遗留的暴力陋习,而儿子砸死父亲,则是现代家庭伦理异化的苦果。《父亲》中,儿子的“家”建立在移动的“行船”上,它本身是变动不居的,使这个家庭处于不稳定的状况。父亲的“教子经”是:“谁打你,你必须回打赢”,“是儿子就要会喝酒”。父子打骂是常态,夫妻争吵是常事。这种充满暴力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催生这样的儿子杀父的家庭悲剧,也就不难理解了。《父亲》的悲剧提醒成年读者,我们该怎样做父亲?我们该怎样教育儿子?我们该怎样给儿子一个和谐的家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