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范稳长篇小说《吾血吾土》 抗战题材书写的一次崭新探索 回望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史,有关抗日战争的作品构成了重要而独特的一个分支。作家们用手中的笔不断记录和书写中华民族这段饱经沧桑的历史,创作出许多厚重之作。2014年,作家范稳也推出了自己的抗战题材长篇新作《吾血吾土》,广受关注和好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月20日,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云南省作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范稳长篇小说《吾血吾土》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云南省文联主席郑明,云南省作协主席黄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明、何向阳及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吾血吾土》是范稳继“藏地三部曲”之后,蛰伏4年创作出的一部反映西南联大时期一代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御敌救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落沉浮的长篇小说。作为一部列入中国作协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项的长篇小说,该书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各界热烈反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价该书“是一个民族拒绝遗忘、捍卫尊严的热血证词,诗与火、笔与刃血脉相连,挖掘出中华文化强大而不可征服的精神内核,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探索和反省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丹增看来,范稳始终是一个用生命体验生活、用灵魂创作小说、把爱献给读者的作家。李敬泽说,在今年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抗战书写的传统中,研究和考察范稳这部作品的价值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深化我们对抗战文学书写的认识。抗战胜利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一代又一代作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反复书写,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会发现这书写还远远没有完成,对这一题材也还远远没有写尽。八年抗战值得每一位有雄心壮志的作家不断去书写。 研讨会上,与会者从主题思想、历史意义、现实价值、文学特色等方面对《吾血吾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会者认为,《吾血吾土》在梳理研究既有文学成果、打捞挖掘一手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将中国远征军老兵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相融合,以抽丝剥茧的结构手法,展现了一代中国脊梁在抗战以来70年历史变迁中的痛苦与彷徨、苦难与辉煌,体现出文本叙事结构的复杂性和精神象征的发散性。作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文化灵魂,叙述了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国情怀、民族尊严、历史担当,充满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正能量,是一部能让人感受到民族灵魂、国家情感和人性体温的优秀作品。 白烨谈到,《吾血吾土》厚重而丰沛,寓繁于简,以小见大,由一个人撬开了整个中国现当代史,由一个人写出了民国史、抗战史和新中国的历史。陈晓明认为,作品直接切入历史深处,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巨大世事反差,凸显出有意味的对比与观照,将时代的荒谬、历史的纠葛、乱世浊流中的个人命运、对错不过毫厘之间的悲剧体现得更为入力。在贺绍俊看来,这部作品以新的视角去书写抗日战争,气势也丝毫不弱于那些正面强攻的作品,同样具有史诗性。张柠表示,作品的写法新颖,形式处理也非常巧妙,通过回忆与交代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将忠诚、爱和恨这三大主题串在了一起。黄尧说,作者有着很好的文笔,善于捕捉情节,抓住细节的特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演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