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虚无的阴影与救赎的光明:《白噪音》中的技术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 夏贝纳 参加讨论

    2.0 在“阴影”笼罩之下的人与现实之物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把后半生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之中,对技术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别于传统中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即技术是为人创造、利用及服务的工具),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并不是处在人与事物之间单纯且孤立的中介,而是一直参与确定和影响人与现实之物的关系。技术的本质在其的笔下被定义为“座架”。所谓“座架”,就是“会集(即联合)自然和世界的技术展现的多种方式”(绍伊博尔德,1998:61),它包括对物和人的强求和限定。这个“座架”将现实中的万物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区分开来,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同时,它也改变了人在自然状态下原来的本质。人类超越了与万物的平等关系,通过技术成为了规定者与控制者。这样,技术威胁到了存在的本身,消解了存在的自主、特性和自身性。正因如此,海德格尔将技术称为“最高的危险”。
    这样一个“最高的危险”与海德格尔眼中的另一个植根于现代性的内在危险——虚无主义(Nihilism)如出一辙。海氏虚无主义的本质形态既然是主体性形而上学,也就同样地包含着对现实万物与人两个层面上的影响。其一,他认为万物被人类赋予尺度。人作为统治者从根本上支配和控制着存在者,存在者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变味与定位转换让它们原来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其二,人类主体性的极大提升让他们相信自己便是所有存在者的基础。这种错误、不合理的自我定位,致使人类远离和忽略了生命的意义之源。
    技术的操纵让现实之物从对象物向单纯持存物转变。即便是人,在无对象物领域内,也因仅仅是持存物的预订者而最终被看作持存物。这就是为何在海德格尔眼中,“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杨丽婷,2012)《白噪音》表明了技术“不仅成为弥漫的、致命的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模式和思维方式”。(Moses,2007:63-84)这部小说,通过时间与细节的描写,反映出科技给万物和人带来的虚无主义危机,即小说集中展现的“阴影”。下文将具体阐述这样的危机/“阴影”在文中的体现。
    首先,现实之物的价值尺度由人决定。在失去其原有的“度量衡”之后陷入虚无。正如海德格尔在其著作中所说的那样:“与存在者的关系乃是一种进入世界征服和世界统治的控制行动。人赋予存在者以尺度。这种标尺乃是尺度的狂妄僭越。”(Heidegger,1991:121)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世界观和世界学说也就越无保留地变成一种人的学说,变成人类学。”(同上:133)小说中最能佐证这样一个“人类学”观点的例子是“美洲照相之最的农舍”(德里罗,2002:12)①。主人翁杰克与默里前去游览一处乡村旅游胜地,路上遇见了多个标志牌,上面写着“美洲照相之最的农舍”。简单的9个字,意味深长。农舍的最根本特征,如草地青嫩、蔬果新鲜、空气清新这样的自然特征只字不提,与农舍本身根本不搭界的“照相之最”倒是“反客为主”,这无形给这一片自然景色染上“人类化”的色彩。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人们对这一变化无动于衷。诚然诸多文学家和哲学家曾经著书立说,意在使人相信:自然能够净化人心。如:威廉·布赖恩提倡人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梭罗坚信,想象力和智慧是由心灵与自然相结合而产生的。可是《白噪音》里自然的这些意义与功能,已随着人的粗心大意与对自然的抗拒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商品功能。游客们不是慕农场之美,而是慕“照相之最”而来。他们携带着高端相机,冲向专供拍照的高处频按快门,以满足“到此一游”的虚荣心。至于观赏大自然却是走马观花、心不在焉。农舍附属品(明信片和幻灯片)的出售是农舍进一步商品化的标志,让读者瞥见消费社会的一隅。小说里的默里就点出:农舍原本的自然特性已经消失。他认为没有人看得见农舍,感叹道“一旦你看到了那些关于农舍的标示牌,就不可能再看到农舍了”。(P13)正是这种感叹和领悟催生了默里进一步的追问:这座农舍在被人拍照之前是什么样子?与别的农舍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苦思不得其解,他只得无奈相告:“我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P13)无法知晓自然的本原,就意味着人们已经无法识别现实之物本身了,更无法界定同类两者的区别。人类通过技术对世界存在者的控制让它们功能化与齐一化,变成了千篇一律、无本质差别的东西。即区别被磨灭,独特性被否定,自然不是以本真而存在,而是以人的需求而存在。就像河流不再是河流,而被视作饮用水之源,风成为能量的来源,石油被看作汽车的动力。人类看不见原来的存在者,对世界的认知失控,致使世界万物皆成一片虚无。
    其次,人类缺失了对自身意义的理解,也陷入虚无的阴影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人是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的:
    从存在之命运来思考,“虚无主义”的虚无(nihil)意味着:根本就没有存在。存在没有达到其本己的本质的光亮那里。在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显现中,存在本身是缺席的。存在之真理失落了。它被遗忘了。(Heidegger,1977:109-110)
    小说中有一处写道:“虚无正凝视着你的脸。完全和永远的湮没。你将停止生存。”(P322)
    作者还于多处着墨描写人失离本真的状态。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人遭遇身份危机。例如,杰克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叫做J.A.K.格拉迪尼。犹如一件借来的优质外套,它在芭比特的眼里象征着身份与地位,在杰克看来是掩饰、隐藏自己的隐身衣。只相信自己“是名字后面的虚构人物”(P17)的杰克找不到自我,无法为自己定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科学技术、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时代,自我定位标准的外在化、物质化和统一化。人失去独特性,就如同模具下印出的成品,消失在千篇一律中。而找回自我价值,有赖于发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异质”的能力。当这种“异质”被磨灭后,人的精神世界就处于动荡无根、虚无缥缈的状态。那么,人们通常是如何摆脱这种状态的呢?寻求感观刺激成了“药方”之一。小说对杰克的行为和心理的描写生动细腻,十分到位。有一天早上,杰克去银行核查存款,一看到屏幕上出现的存款数字与自己预估的差不多,顿时感到如释重负,甚至是激动、愉悦与感激,深感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这种对单薄、抽象数字的牵挂和对冷冰冰的机器的依赖,把他那扭曲、怪异的心态活脱脱地呈现了出来。
    又如,杰克到商城恣意购物的心理描写:
    此番遭遇使我来了购物情绪……我们全家为此番大购物而喜气洋洋……我满不在乎地纵情购物。我既为近期的需要,又为远期可能的用途而购物。我为购买而购买;看看摸摸,仔细一瞧我本来无意购买的商品,然后就把它买下来。我让商店职员到布料目录和图案目录中去寻找说不上名来的式样。我开始在价值和自尊上扩张。我使自己充实丰满了,发现了自己新的方面,找到了自己已经忘却的存在过的一个人。光辉降临在我的四周。……我花的钱越多,钱的重要性似乎越小。我比这些款子更大。这些款子像倾盆大雨一样冲刷我的皮肤。(P93-94)
    这段内心独白源自杰克与马辛盖尔在校外的偶遇。杰克没有像在学校一样戴墨镜、穿袍子,而是被描述成“一个于人无害、正在衰老、不大显眼的大个子家伙”。(P93)这让他颇为生气。究其原因,不过是一句看似平淡的话伤害了杰克的自尊心。在自觉整个人“无害”地平庸、“不显眼”地乏味时,他感到羞辱和无地自容。为了摆脱这一困扰,杰克大肆购物。通过购买一些琳琅满目、闪光耀眼的商品,来填充内心的空虚,抬高自身的价值。如是,人的精神与思想不再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准绳,购买的物品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物,而演变成了符号、分级定位人的尺度。这种通过购物来改善购物者心情的做法叫做“购物疗法”(retail therapy)。这个说法首次出现于1986年的《芝加哥论坛报》上:“我们已经成为一个用购物袋衡量生活、用购物疗法调理精神问题的国家了。”(Schmich,1986)由此可见,80年代这一问题和行为日渐突出,直指人精神上的空虚与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迷失。
    除此之外,海德格尔认为技术让一切事物变成了物质:“由于技术生产,人本身和他的事物遭受到日益增长的危险,即成为单纯的物质,成为对象化的功能。”(海德格尔,1972:270)这一物质化、对象化的过程是受现代技术的典型影响,它会让人失去独立性、自身性和尊严。(绍伊博尔德,1998:30)因此,人失离本真的另一个症状便是人对科学和技术强烈的依赖感,放弃了对感觉和经验的信赖,从而失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人们愈是在科技强盔硬甲的保护下,愈是变得迟钝、不堪一击。人类似在襁褓之中,实则暴露于风雨之中。味觉退化、视力衰减、嗅觉失灵、触觉不敏比比皆是,从而加速了老化。科技的有限性让人们看到的仅仅是它能让人看到的事实,可是,正确认识世界远远不能止步于此,它更需要人类情感与智慧的参与。埃格伯特·舒尔曼(Egbert Schuurman)在讨论技术主义(Technicism)的文章里提出了“经验世界”与“科技世界”这两个概念。(Schuurman,1997)他指出,经验世界是人们看得到、感觉得到的世界,充满着爱、信念和信任,复杂、具体、多样,也难以揣摩。而科技世界是科学技术控制着思想的世界,充斥着隔膜、孤独、可怕的“一致”。在丰富多彩的经验世界与单一平淡的科技世界的对峙之中,科技世界在《白噪音》中占了上风。文中有一处就讨论是否在下雨的问题可做为一个例证。海因利希对收音机的信任几近偏执,他相信收音机里说晚上下雨那就是晚上下雨,其他一律不信。此时的他已经不相信感觉,不相信经验了:
    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错误远比正确多,这一点已经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所有那些原理都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它表面上的样子,你不知道吗?在我们的大脑之外,是不存在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所谓的运动规律都是大骗局。甚至声音也能欺骗我们的头脑。仅仅因为你没有听到某种声音,并不意味它不存在。(P23)
    这一番议论同时也暗示人已经无力感知世界、无法依靠自己的判断力了,而这种感觉,激发的是对人生的恐惧感,是即使溺水,也抓不到一根浮木的绝望感。既然人们的内心找不着诉求之地,便只有向外寻找力量。科技就是最后一根稻草,而这根稻草却让人失去独立与尊严。作为一位科学家和幻想家的格雷先生可以说是技术的代表。芭比特为获得能够抵御对死亡恐惧的药品“戴乐尔”,不惜打破家庭和睦,宁愿成为试验品,甘受格雷先生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奴役。格雷先生“掌握”和“控制”着她,处于“支配性”的地位。(P265)智能的科技常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在跛了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扮演着拐杖的角色。殊不知,不痛不痒不挣扎,残破的心就永远腾不出空来疗养缺失的那一角,更谈何治愈?面对死亡,小说里的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对它一无所知,相反,人们通过技术,对自己的死亡时间有了精确的把握,甚至可以透过仪器准确地看到死亡的位置。空中毒物事件中,杰克有三分钟暴露在空气中,吸入了有毒的化学气体,这种化学气体将在他体内潜伏30年。杰克预知了死亡的存在,还能通过图形、电视看见原本无形抽象的死亡,但他并没有因得以掌控人生而喜悦,而是感到自己的情况与自身之间有一种“怪诞的分离”(P156),觉得自己“像是另外一个人”(P156),甚至不能确定自己能否活得过这寿命为30岁的化学气体,从而陷入了另外一种无知的恐惧与虚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