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带领中国作家出访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乡拉丁美洲,并在波哥大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共同出席两国文化部门举办的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此一举动引发世人瞩目。 总理这次出访为何要带上作家?此举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文化战略?魔幻现实主义是怎么进入中国的?为何中国作家对拉美文学情有独钟?……为帮助读者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本报特邀陈众议、尹承东、赵德明三位知名学者——同时也是新时期致力于译介拉美文学的先行者,抚今追昔,慷慨陈词,畅谈他们亲历所为的拉美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以及与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对话的难忘经历。 对话嘉宾 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尹承东: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赵德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 中国文化形象很模糊 陈众议:我本应作为文化代表团成员随李克强总理访问南美,却因身体之故请假爽约了。然而,我还是应邀参与了行前调研。铁凝、莫言等作家、艺术家在哥伦比亚等国随总理参与双边文化人士座谈,这引发了国内外媒体、读者的高度关注。我认为这不仅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文学艺术的重视,而且体现了我国文学艺术家与拉美同行对话的底气。且不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即使在此之前,他也已然信心满满地发现了“马尔克斯的几只马脚”。但是,曾几何时,我们对拉美作家的仰视显而易见:人们言必称“马尔克斯”、“略萨”!莫言甚至坦言他最初没敢读完《百年孤独》,盖因他担心“读完它,自己再也不会写作了”。 尹承东:莫言在中拉人文交流会上的讲话极为动人。他说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句话要对《百年孤独》的作者说:“先生,我在梦中梦到跟您一起喝哥伦比亚咖啡,这种哥伦比亚咖啡跟中国的绿茶有着同样的味道。” 赵德明:这一次总理带上作家是因为文化交流的需要。据我的了解,拉美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很不了解,要全面发展与拉美的关系,文化不可或缺。新中国成立后,小范围的文化交流是有的,比如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都派遣过歌舞团、杂技团、京剧团出访过拉美各国,也有作家和诗人参加过文学交流活动。但是,由总理出面显然有更上一层楼的意思。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拉美各国已经有所了解了,但中国的文化形象还相当模糊。中国企业去拉美没有文化交流的意识,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很会赚钱”。这对长远的发展非常不利。 一些拉美读者认为林语堂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学代表,因为林语堂在拉美生活过,出版过作品。知道鲁迅的作家也寥寥无几。原因之一是拉美作家如需优质文学产品,可直接就近从欧美市场获得,语言接近,地理方便。当然,近年来由于西班牙、阿根廷一些出版集团的包装和大力宣传,麦家的作品在拉美颇有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