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杨素与廊庙山林兼之的文学范式(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 孙明君 参加讨论

    三 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溯源
    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廊庙文学与山林文学的分野。宋濂《汪右丞诗集序》:“诗之体有三,曰风、曰雅、曰颂而已。风则里巷歌谣之辞,多出于氓隶女妇之手,仿佛有类乎山林。雅、颂之制,则施之于朝会,施之于燕飨,非公卿大夫或不足以为,其亦近于台阁矣乎!”⑦说雅颂近似于后世的廊庙文学没有错,它们的作者主要是朝廷大夫;说国风类似山林文学则过于勉强。山林文学的作者乃是隐士阶层。在古代中国很早就有《后汉书·逸民传》中所说的“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的隐士。《庄子·缮性》:“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山林文学与廊庙文学的作者,同样属于士阶层。如果士进入官场,歌咏朝廷和国家,他的文章就属于廊庙文学。如果他拒绝与统治者合作,歌咏自然,他的创作则属于山林文学。
    到了汉末魏晋间,旧的秩序被打破了,魏晋士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士族文人既要追求个性自由,又想维护社会体制,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他们需要一种理论,能够把廊庙和山林统一起来。郭象哲学应时而生,为西晋末年和东晋时代的士族文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处世理论。郭象注《庄子·逍遥游》曰:“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唐成玄英疏曰:“言圣人动寂相应,则空有并照,虽居廊庙,无异山林,和光同尘,在染不染。”⑧经过郭象等人的改造,玄学演变为一种明显带有士族色彩的哲学体系。郭象的“适性”理论提出的是一种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庙堂”与“山林”本来是两种相互对峙的存在,现在士族文人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体,悠游其间,左右逢源,为我所用。
    两晋之时,特别是东晋时期“朝隐”现象在士族阶层中广为盛行。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世说新语·文学》注谓谢万作《八贤论》:“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孙绰难之,以谓体玄识远者,出处同归。”《晋书·邓粲传》曰:“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所谓的“朝隐”实质上指东晋士族名士的一种贪婪行为,他们既需要世俗的权势,只有权势才能保证个人和家族的长久利益,同时他们也企图占有广大的庄园和山泽林泉,只有庄园和山林才能让生命个体沉浸在逍遥自由之境。在六朝文学中不难看到,很多诗人都推崇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模式。范晔《乐游应诏诗》:“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⑨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歌颂颜延之:“服爵帝典,栖志云阿。”⑩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这些东晋南朝的士族文人无不身在庙堂之上,心在山林之中。
    在门阀士族中,既有王导、谢安、庾亮这样的廊庙之器,也有一些欺世盗名之徒。王导、谢安身为风流宰相受人敬仰。孙绰《丞相王导碑》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孙绰《太尉庾亮碑》云:“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作为国家的廊庙之器,他们也在追求一种超然玄悟的人生。“以玄对山水”表明东晋士族谈玄说理之风从抽象转向现实。更多的士族名士缺乏王导谢安那样经纶国事的才能,但他们还要占据清流官职,崇尚“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晋书·刘惔传》孙绰诔刘惔文)的生活方式。
    当时既然以自然美为时代风尚,在为人和为文时就出现了一些“言与志反”的人。《文心雕龙·情采》云:“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王运熙先生说:“六朝文人,多出身贵族,贪恋爵禄,同时喜谈超脱尘世的玄学,当山水文学兴起后,更喜欢写企羡山林、观赏风景的诗篇。……可以想象,在谢灵运、谢朓等名家影响下,当时那种‘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的作品是相当多的,所以招致刘勰的抨击了。”(11)“言与志反”的文人历代都有,揭露他们的虚伪非常必要,但不能因此而怀疑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的合理性。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刘歆作《遂初赋》,潘岳作《秋兴赋》,石崇作《思归引》,古来文人类此者甚众,然不得谓其必无皋壤人外之思。盖鱼与熊掌,本所同欲,不能得兼,势必去一,而反身绿水,固未尝忘情也。故尘俗之缚愈急,林泉之慕弥深。”(12)诗人的人格结构都是复杂的,在内心世界里廊庙与山林并不是一直对立的。蒙田说:“我们要保留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空间,犹如店铺的后间,建立起我们真正的自由,和最重要的隐逸和清静。在那里,我们应该进行自己同自己的交谈,毫不涉及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13)每个人有自己所理解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生命本体本来就是一个个矛盾体,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不同的角色。即使是价值取向集中在政治文化层面的人,他也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也需要精神的安顿。自然世界通常是人们转移心理压力的窗口。人需要在生命的困境中寻找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哪怕只是片刻的自由和解脱,也显得弥足珍贵。从这个角度看,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郭象提出了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的理论,两晋南北朝士族文人践行了这一理论。遗憾的是,在杨素之前没有出现廊庙文学与山林文学兼善的诗人。东晋时代,永和三年(347)的兰亭雅集,形成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孙绰的《兰亭集后序》和兰亭诗,它们是“以玄对山水”的典范之作,但在廊庙文学方面他们没有多少建树。刘宋时代的颜延之等是庙堂文学的代表人物,但在山林文学方面他们缺乏杰作。杨素作为大隋的丞相和将军,他的主体人格集中在社会政治层面,为国家操劳奉献,至少在表面上忠心效力于朝廷。另外一方面,他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体悟到大自然的美,让自己沉浸在自然美当中。所以,他不仅具有廊庙与山林合一的人格结构,而且也完成了廊庙山林兼善的文学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