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学史书写与《窦娥冤》的经典化(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 秦军荣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
    [2]雷纳·韦勒克:“叙述性的文学史在浪漫主义之前并不存在。施莱格尔兄弟是近代文学史的始祖,西斯蒙第、弗里埃、安贝尔和维尔曼接踵而至,草创了法国文学史的编撰。”见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俄国、英国、德国早期出版的中国文学通史著作,分别为:瓦西里的《中国文学史纲要》,1880年由圣彼得堡斯塔秀列维奇印刷所出版,至今尚无中译本,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翟思理《中国文学史》,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1901年初版;顾路柏《中国文学史》,莱比锡的阿梅朗斯出版社1902年初版。
    [4]日本学者早期所著中国文学通史有:古城贞吉的《支那文学史》,1897年5月东京的经济杂志出版社出版,为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笹川种郎的《支那历朝文学史》,1898年8月由博文馆作为“帝国百科全书”之一初版,1904年,经由上海中西书局翻译成汉语并印行;中根淑的《支那文学史》,1900年由东京金港堂刊行;高濑武次郎的《支那文学史》,1901年由东京哲学馆出版;久保天随的《支那文学史》,1903年由东京人文社出版。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590页。
    [6]此说见于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一书:“在中国早期文字材料中,‘文学’一词主要是指文献或文章之学。”见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7][8][9]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上述引文皆见于该书作者自序。
    [10]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1]《文学研究法》41条可以概括为十部分:文字、音韵与训诂的变迁史,文学观念的变异史,作文之法,文体流变史,文学的性质与名家论,文学读法,文学各类文体释义,中西各国文法,文学与他者(人事世道、国家、地理、世界考古、外交、学习新理新法制造新器等等)的关系,文学优劣论。“文学研究法”为后世“文学概论”(或文学理论)课程的雏形。其对“文学研究法”课程内容的厘定与今天的“文学概论”有明显区别。
    [12]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82页。
    [13]王梦曾:《中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72页。
    [14]陈玉堂所编《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黄山书社1986年版)认为,黄人的《中国文学史》约为1905年前后出版,估计在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同时期,付祥喜所撰《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则提出,黄人的《中国文学史》约1910年前后初版。
    [15][16]黄人:《中国文学史》,杨旭辉点校,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48页。
    [17][18]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51页。
    [19][20]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21][22][2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3、164页。
    [24]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年版,第242页。
    [25]葛遵礼:《中国文学史》,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印行,1921年版,第99页。
    [26]刘毓盘:《中国文学史》,上海古今图书店出版,1924年版,第55页。
    [27]顾实:《中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54页。
    [28]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80页。
    [29]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30]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山东书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3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7—678页。
    [32]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和济印书局,1933年版,第195页。
    [33]谭正璧:《新编中国文学史》,光明书局,1935年版,第295页。
    [34]所谓“反映论”文学观念,是把文学当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强调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的社会性及政治性被凸显,它可以是时代精神的象征,可以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功利论逐渐成为文学观念的核心要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强调文学的政治标准第一,强调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一种强制的理论,学者即使有个人的真知灼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见于章培恒、骆玉明:《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这种阶级斗争工具论的文学观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通史的编撰。
    [3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页。
    [36]源自陈国球的一段话:“刘大杰等人尝试在文学中‘读出’(reading history out of literature)历史,与现今把文学‘读入’历史之中(reading literature into history)的要求,实有差距。”(见于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37][38][39]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189、197、199页。
    [40][41]赵建坤:《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309页。
    [42][46]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0页。
    [43][47]袁行霈总主编、莫砺锋、黄天骥主编:《中国文学史(第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2、562页。
    [44]袁世硕、张可礼:《中国文学史(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0页。
    [45]郭英德、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13页。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016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