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诗经·驺虞》与上古“迎虎之礼”(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化研究》 尹荣方 参加讨论

    三 《驺虞》“乐官备”古说探原
    这里我们极感兴趣的是《礼记·射义》中关于“《驺虞》者,乐官备也”的古说。郑玄注云:
    乐官备者,谓《驺虞》曰“壹发五豝”,喻得贤者众多也。“于嗟乎驺虞”,叹仁人也。
    郑注似乎有偷换概念之嫌,《礼记·射义》明说“乐官备”,郑玄却将“乐官”改换成了“贤人”,虽说乐官可以视为贤人,但两者毕竟不属同一个概念。然而“乐官”与《驺虞》一诗的诗义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呢?以致《礼记·射义》的作者要用“乐官备”一语来概括《驺虞》一诗的诗旨呢?
    上古乐官的职能,并不仅仅在于今日人们所理解的音乐,而同时掌管天文历法,是所谓“礼乐”的主导者。《国语·周语下》云:
    伶州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
    上古瞽史之类的人物被称为“知天道”的圣人,他们能够依靠灵敏的听觉“定律均钟”,从而确定历法,建立仪规制度,《国语·郑语》:“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国语·郑语》也有“瞽告有协风至。”韦昭注云:“神瞽,古乐正,知天道者也。协,和也,风气和,时候至也。立春日融风也。”通过“听风”可以知道天时。
    “田狩”绝不是一般的烧荒、打猎活动,作为一种礼俗,“田狩”的目的还在确定时节,颁布时令。《左传·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周正之春正月,正是夏正之仲冬十一月。猎取具有时令意义的兽物作为牺牲,以祭祀祖先、神灵,也是上古田猎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祭祀神灵、祖先与时令的确定是同步的。《周礼·夏官·射人》:“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郑玄注:“烝、尝之礼有射豕者。”《谷梁传·桓公四年》:“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上述《白虎通义》所谓的“上以供宗庙”,也是说的这种情况。《风俗通义·祀典》:“腊也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应劭用声训法解释“腊”的来源,与上古文献记载的实际大体符合。古代有四时之祭,据《周礼·夏官·大司马》之说:春献禽以祭社,夏献禽以享禴,秋献禽以祀祊,冬献禽以享烝。这样的习俗在古代世界是常见的现象。田猎礼与候时结合,而时节的确定又为农业生产及农业祭祀所必需,所以“田狩”,在先民眼中,实具有某种神圣意义,为他们所极为看重。
    田猎之“时”的确定,要靠乐官的听觉以及计算;“时”的传布也要靠乐官的乐器演奏及歌舞演绎。然则有优秀的乐官,就能“得时”,而“得时”,则是农业生产、农业祭礼(包括迎虎、迎猫之类的狩猎礼)等大事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给人们带来福祉的保证,此所以乐官被看重,“乐官备”被视为太平盛世而人们要歌颂他们的客观原因了,然则《礼记·射义》关于《驺虞》诗旨乃歌颂“乐官备”,绝非无的放矢之言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