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看书名,倒是让我惊讶了一番。 《隔壁的中国人》,“隔壁”这样亲热而自然的字眼,被一位日本人用来形容自己,即使知道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内山完造先生,我难免有些意外——毕竟是位日本人啊。 我就是抱着一丝复杂的心情,去跟内山先生《隔壁的中国人》书中的描述对号入座。 内山先生不可不说是个中国通,我想他学会的在中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永远不要以为中国人是会虚心接受批评的民族。日本人的笔法特点鲜明之一即是其平淡和不加修饰。然而在先生的书中,褒扬之辞可遍地俯拾。先生是睿智的,善良的,通晓人情世故的。说到最难以描述的人性和民族性时,先生也是谨慎地一笔带过,“在日本,个人不可信,但是可以信任政府和国家。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多么令人汗颜! 作为中国人,我被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大的智慧折服了。他在书里描述了大和民族的劣根性,“如果将故事(《桃太郎》)看成对战争的歌颂,整个故事就是在宣扬军国主义。”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总是能毫不留情地说出最令人心痛的结论。作为旁观者的先生,一定是比我们更理性更明白的。 先生没有说出来,只因说出来之后也不大用得到吧。 先生写《隔壁的中国人》,是想写隔壁,还是中国人,看完书的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先生只不过要记几篇日记罢了。他写写生活,看过的风景,尝过的美食,遇到的一些人,明白的一些道理。我们自己紧张兮兮地在书里找寻着蛛丝马迹,探寻民族和历史这样沉重的问题,于先生,并没有在十分在意啊。 住在隔壁,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隔壁的邻居可能听的到你家里每一句争吵,出门难免要碰头打招呼,遇到好事坏事或许他都是第一个知道。隔壁的人家里吵的不可开交,那也是不好意思去劝个究竟的。若是因了自己的关系,便更加要歉疚万分,说尽好话。隔壁的人家里欣欣向荣,自己也只能道一声恭喜,奉承几句。 自己回到家,该骂小孩子还是要骂,该喝茶看电视还是喝茶看电视,隔壁,终究不是自己的。 故而,我想在先生的书里看到些淋漓尽致的格言,还是幼稚了。与日本人的比较,我们做的太多了。一提起,便紧绷起脆弱敏感的神经。想象着先生这样人,应该终究有些不同。 事实上,先生只是爱着一种文化,爱着一种生活。先生长久以来爱着的中国,一定是他心中的净土。如果说先生的停留是出自他对我们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我们把事情弄的复杂了。我们应当对自己的民族、地域的美充满信心,因为这样一种美,能够跨越战争,跨越种族,跨越纷扰,永远使先生和我们在一起。先生的包容和纯洁,深藏心中,也流露在笔下。 我仿佛听到先生只是微笑着打了声招呼,嗨,隔壁的中国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