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初诗歌与同题集咏(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 李文胜 参加讨论

    元量请示世祖南归,世祖允之,临别南归时南宋故官宫人相送,元量奏琴挥泪如雨,场面极为感人,汪元量是元初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到过文天祥狱中劝过天祥就义,为谢太后写了挽诗,护佑着幼主瀛国公,联系着宫女与遗民故老,气节凛凛,他们在患难中建立了感情,一经分别这个群体就会引起巨大震动,恰好说明同题集咏“诗可以群”产生的社会效应。
    元初南宋宫人王清惠等十四名女子为汪元量南归而作的送别诗,场面凄凉感人,这是一次同题分韵集咏,不属于分题分韵,题目统一为《送汪水云归吴》,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韵,进行同题分韵集咏,[25]2029-2032以送别元量南归,同题有利于突出主题,以达到群体间交流情感,感情共鸣的需要,分韵更增加了吟咏的难度,这是元初唯一一次女子同题集咏,可见同题集咏运用的普遍性,有着深厚的群体基础。这十四人依照韵先后依次是:王清惠、陈真淑、黄慧真、何凤仪、周静真、叶静慧、孔清真、郑惠真、方妙静、翁懿淑、章妙懿、蒋懿顺、林顺德、袁正淑。这些人均为宫女,能诗会唱,她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渴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可是谈何容易,最终“赉宋宫人分嫁北匠,有种种悲叹”[24]93,王清惠写道:“朔风猎猎割人面,万里归人泪如霰。江南江北路茫茫,粟酒千钟为君劝。”“路茫茫”点出从此天各一方,此生再难相见,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复杂的情感伴随着悠扬的琴声,挥泪而别,此情此景采用同题集咏再恰当不过了。汪元量“后往来匡庐彭蠡之间,人莫测其去留之迹,”[24]93王清惠后来入观为道。由此可见元初遗民内心深处隐约的悲伤,巨大的悲痛埋藏在心底,为同题集咏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谢枋得也是一个重要的遗民,他“终不食而死”[10]524,以铿锵的民族气节赢得了遗民们尊重。《宋史本传》:“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26]1-3宋亡后“枋得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转茶坂,寓逆旅中,日麻衣蹑履,东向而哭,人不识之,以为被病也。”[26]1-3最后谢枋得被强征入燕,绝食而死,“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吾生耶?掷之于地,终不食而死。”[26]1-3他的行为在遗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洪平斋和赵涧都写了《挽叠山》诗来纪念他。赵涧“丹心故国红云冷,白骨他乡塞草春”,指出了枋得被强征入燕,临别北上时已经做好了殉国的思想准备,在枋得眼里“气节”比生命重要,合乎道义的死是值得去做的行为。“死生惟有一君亲”也指出了他的理学家思想,与文天祥一道成为遗民心中的精神支柱。枋得北行前,众人为他送行,引发了一次同题集咏。
    游古意《送谢叠山先生北行》,叶爱梅《送谢叠山先生》,毛静可《送谢叠山先生》,魏天应《送叠翁老师北行和韵》,蔡正孙《送叠翁老师北行和韵》,陈达翁《送叠山先生》,王济渊《送叠山先生》,王奕《送谢叠山先生北行》,张子惠《送叠山先生北行》。
    这次北行谢枋得早已做好了死的准备,谢枋得在给程钜夫的书信《上程雪楼御史书》中说“宋室孤臣,止欠一死”[26],此次送别是永别,送行人包括谢枋得门生魏天应、蔡正孙、张子惠,他们心里都清楚枋得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张子惠,谢叠山门人,叠山北去,诗以送之,有‘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之句,期公必死也。”[4]434所以这个气氛很沉重,众人情感急需在同题集咏中找到平衡点,相同的需要促发了悲痛主旋律的大合唱。
    魏天应“先生心事炳丹青,头影何曾愧独行。高领芝能如橘隐,首阳粟不似微清。”蔡正孙“平生心事杜鹃行,”“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毛静可“风巾霜履重依然”“人方惊怪欧阳子,我独悲伤鲁仲连,”借仲连蹈海而亡的气节点出了枋得此行死心已决。叶爱梅“纲常事重此身轻”,游古意“卧病惟餐陇首阳”,陈达翁“万古丹心日月悬”,王济渊“定知晚菊能存节,未必寒松肯受封”,这组送别叠山的同题集咏,主题高度集中,把叠山比作叔齐、伯夷、鲁仲连。对他大义从容的气节给予歌颂,把枋得当作英雄看待,同时对他像文天祥一样英勇就义表示悲痛无奈,元初遗民心态就是这么复杂矛盾。这组同题集咏实现了“诗可以群”的情感共鸣,更好地激励遗民守节。门人蔡正孙:“叠翁老师因行赋诗,读其辞而见其心,天地鬼神,昭布森列,不可诬也。为之感慨激烈,正孙辱在师门弟子之职,敢不拜一语,以激扬先生之义气,用韵斐然。”[27]910对于叠山符合道义的死,遗民们还是鼓励的,认为“死得其所”。
    元初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李居仁等十四位遗民进行了以龙涎香、白莲、莼、蝉、蟹为题的咏物同题集咏,得《天香·龙涎香》八首、《水龙吟·白莲》十首、《摸鱼儿·莼》五首、《齐天乐·蝉》十首、《桂枝香·蟹》四首。后人多从中体会到浓重的遗民气息,以“乐府补题”同题集咏来激励自己守节,如清末民国诗社题《乐府补题后集甲编》序:“其必继声乐府补题者,则以宋贤、玉潜、碧山、蘋州、筼房诸子,生丁未,造自署。遗民散发阳阿,伤心川逝,明明环佩,望美人兮不来……沧桑郁其怀抱,笔墨化为烟云,一往情深,寓之咏物,体会工寄托苦矣!以今视昔,虽时变不同,而情感则一。”[28]85-86解读出其中蕴涵的浓重遗民气息。
    宋陵被杨琏真迦挖掘以后,唐珏、林景熙秘密地拾骨掩埋,从宋常朝殿移植冬青树为标识。这是遗民们民族气节的守护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冒着生命危险,需要偷偷地进行,家境贫寒的唐珏变卖家资参加护陵,心中悲愤可想而知。遗民唐珏、林景熙、谢翱以冬青为意象进行了一次同题集咏,唐珏《冬青行》二首,谢翱《冬青树引玉潜》,林景熙《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罗灵卿《唐义士传》“唐葬骨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于所函土堆,作冬青行二首。”[29]174孔希普注《冬青树引别玉潜》“《冬青树引者》宋丞相军门谘事参军谢翱之所作也。……种冬青树为识……若唐谢之为,岂易所谓同声相应者耶!”[29]181这次同题集咏同声相应,主题一致,冬青就是民族气节的象征。
    《梦中作》因不敢明言思宋,冬青意义在梦中,“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从元初开始“冬青”成为民族气节的象征,与薇蕨、菊花一样进入后世遗民视野范围,可见同题集咏“冬青”的意义。
    同题集咏适应了一次次政治的需要,满足了特定时代特殊群体社会价值观念传播的需要,无疑是最恰当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