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诗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情感表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 朱子辉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关注唐诗语言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审美效应与情感表达,是唐诗语言学批评在考察唐诗音律美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然而,由于以往的唐诗研究很少谈及这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诗法中也没有人像对待诗歌的平仄或韵母那样,为唐诗中声母的运用也制定出一套属于它自己的规则或格式,因此,这就造成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唐诗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声母这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唐代的诗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非常重视声母的运用以及对其美感效应与情感表达的讲求。唐诗语言学批评就是要立足于汉语声韵学的相关知识,从“声情谐和”的角度来考察唐诗中声母的运用规律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唐诗/语言学批评/声母/美感效应/情感表达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12YJC751116)。
    作者简介:朱子辉(1980- ),男,安徽望江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从事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
     
    中国传统的音韵学将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称作“声纽”。这里的“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可见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汉字的音节里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实际的情况是,有的汉字字音里面根本就没有声母(“零声母”)。这样看来,在汉语的每一个音节中,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和“调”,这也是古人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为什么特别强调押韵与平仄,而不太注重声母的一个客观原因。尽管声母在汉语音节中的地位不能与韵母和声调相提并论,但优秀的诗人,凭借自己对汉语言文字天才的敏感和独特的认知,总是尽可能地在诗歌的创作实践中,充分开发和利用汉语音节的各种有利因素,以追求音律谐美、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这里面自然也就包含对声母的关注和运用。
    在我们所考察的唐诗中,即存在着大量的诗作,它们利用相同或类似声母字在诗句中的反复出现,一方面与同一诗句中的其他音节形成错综对比、和谐呼应的美感效果;另一方面又配合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以声摹境,达到了声情谐和的艺术至境。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一句七个字中竟然叠用了五个齿头音的声母字,如“舍、青、青、色、新”。齿头音在发音上具有一种尖锐清厉的感觉,这无疑从诗歌的音响上增强了送别时凄怆惨恻的气氛。后一句中的“劝君更尽”与前一句中的“客”前后呼应,是一连串的舌根塞音声母字,也即古人所谓的“牙音”字,在音响上具有一种浊重质实的效果,形象地表现出了送别者内心的沉抑痛苦。这一点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也是他“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的一个具体表现。比如著名的《登高》一诗中的第六句:“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七个字中,除了“年”之外,其他六个字全部是塞音声母字,且其中的“多、独、登、台”四个字又都属于舌尖塞音,诵读起来犹似一连串的啧啧叹息之声敲击在我们的心坎上,造成一声痛似一声、无限凄楚的音响效果,这和诗歌内容所要渲染的孤独、多病、衰老等情感在气氛上是一致的。[1](PP.129—130)
    唐诗中诸如此类的诗例非常丰富,这也就告诉我们,让相同或相似的声母在一句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以营造出一种“声情并茂”的音律效果,这对于早期的文学作品而言,或许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在唐诗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诉求。因此,借助声韵学的知识,探讨唐诗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审美效应与情感表达,对唐诗语言学批评来说,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