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郭沫若:《沸羹集·正标点》,《沫若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09页。 ②刘梦苇:《国语运动底附带问题》,《国语周刊》第4期,1925年7月5日。 ③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又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④闻一多:《论〈悔与回〉》,《新月》第3卷第5、6期合刊,1931年4月;又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⑤⑥李毅、卞之琳、古苍梧:《新诗要不要标点》,《读书》1983年第6期。 ⑦赵毅衡、张文江:《卞之琳:中西诗学的融合》,《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8页。 ⑧孙玉石:《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孙玉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16页。 ⑨王雪松:《白话新诗派的“自然音节”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⑩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11)胡适:《论句读符号——答〈慕楼〉书》,《新青年》第5卷第3号,1918年9月15日。 (12)郭沫若:《论诗三札》,《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13)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第2卷第1期,1932年11月。 (14)李广田:《诗的艺术: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3年版,第38页。 (15)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1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页。 (17)参见冯葆富等编著《歌唱医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29~30页。 (18)参见王雪松《论诗歌节奏的心理感知与生理机制——以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9)该统计表是张耀翔在《新诗人之情绪》(《心理》第3卷第2号,1924年4月)一文中制作的,此处转引自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9页。 (20)赵景深:《中国文法讲话》,北新书局1946年版,第147页。 (21)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1~7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