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影响研究 包译本的出版,无论是对于译者包令,还是对于原著《花笺》,两方面显示的影响,在十九世纪英国海外扩张狂飙突进的时代,都如哈哈镜里反射的影像,夸张变形而又匪夷所思。 对于译者而言,该译本使包令的声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他当初掌握汉语的野心有多大,最终蒙受的羞辱就有多大,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形同冰火两重天。 作为《花笺记》的两位英译者,汤姆斯与包令身份悬殊。汤译本的译者姓名前一无所有,终其一生,汤姆斯的职业身份似乎只是个“印刷工”。包译本的译者姓名前添加的称谓或头衔却多达六种:Sir(爵士);LL.D.(法学博士);F.R.S.(皇家学会会员);Late H.B.M.Plenipotentiary in China(英国驻华全权代表);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中国支会会长);Phra Maha Yesa of Siam(泰国大使)。事实上,这还不足以囊括包令身份的全部,1849年来华之前,他已是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他是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哲学的忠实信徒,还曾担任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来华工作的十余年间,他曾出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香港总督、英国驻华全权代表等要职。 政治上的春风得意并没有使人忽略包令的语言天分。1854年2月18日的《伦敦新闻画报》说,包令的主要个性特征就是对于各种语言的渴望:“在16岁之前,他就学会了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尤其是后来在德语和荷兰语的学习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多种语言。成年之后,他学会了斯拉夫语的各种方言以及俄语、塞尔维亚语、波兰语、波西米亚语、保加利亚语、斯洛伐尼亚语和伊利里亚语,冰岛语、瑞典语、丹麦语等斯堪的纳维亚语,还有古日耳曼语、古英语、高地德语、低地荷兰语、弗里斯兰语、古德语、爱沙尼亚语、列托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比斯开语、法语、普鲁旺斯语、加斯科涅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巴伦西亚语和高卢语!”[20](P112)包令究竟会多少种语言已难以查实,《世界最佳文学作品文库》说他“自称懂得200种语言,能说其中的100种。”[21](P70)由此可见,包令对于语言的痴迷和贪婪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十九世纪虽然有时把“译者”同“作者”混为一谈,统称为著作人(writer),但多数情况下,翻译只是引渡津筏的手段,本身并不受重视。特别是欧洲多国林立,地缘上的比邻而居使相互之间的语言习得早已成了一种历史传统,语际之间的相互转换较为容易。所以,翻译在当时虽值得称道,却不足炫能。哪怕是中文西译,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第一个”从中文原文译入印欧语系的译者,对于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转译的译者,则未必称赏。比如,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1826年由法国著名汉学家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1788-1832)在巴黎出版了法译本,翌年伦敦出版了英译本,英译者在序言中明确表示这一英译的中文小说,乃是从法译本转译而来,然后就心甘情愿地做了个“隐身的译者”。 相比之下,包令的做法自然令人不齿。包译本出版时他已是76岁高龄,这是他晚年出版的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然而正是该作使他蒙受羞辱、斯文扫地。既然包译本封面注明这是一部中国小说,人们自然有理由期待一部直接译自中文的作品。在当时,尊重原文被看作是“一个好的译本存在的先决条件”。[22](P797)包令不但没有像汤姆斯那样重视中文原文,甚至恬不知耻地大量转译施译本,虽然在序言中他曾称赞施译本,却又不肯明说自己的翻译走了终南捷径。由此,包译本出版后,包令及其译作均受到猛烈抨击。一评论员说:“作为译自中文的作品,包译本比毫无价值还毫无价值;作为译自荷兰译本的作品,它也是有缺点的。约翰爵士对逐字翻译的许多施莱格尔的注释没做丁点致谢,并且,他在避免了许多施莱格尔的优点的同时,还随心所欲地采纳了个人的错误。结果,他的书充满了矛盾、不连贯的句子和错误的陈述。”[23](P691)另一评论员说:包令在大量不为人知的语言上堪称专家,但他对汉语却始终懵懂。剽窃事件发生后,“希望无论是包令这个老贼(aged delinquent)本人,还是其他觊觎语言声望的野心家,此后都不再为一时的、骗人的名声所误导,在当今这样一个消息灵通的时代,胆敢做出如此不可原谅的行径,就必然会遭到这样的评判。”[24](P16)由此可见,包令完全被当成了英国翻译史上的反面教材。 包译本出版后,包令由一个语言奇才变成了一个大言不惭、自吹自擂的剽窃犯。同样戏剧性的变化,也发生在《花笺记》这部民间说唱文学的传播上。如果说包令的命运因之坠入谷底,《花笺记》的命运则因之走向巅峰。 我们不妨结合19世纪英国大型工具书的著录情况,管窥包译本在英国的影响。最早记载《花笺记》的是1869年出版的《出版社通告》[25](P4),该作逐年著录英国出版的所有新书,包译本被收入其中不足为奇。此后,包译本被19世纪英美大型工具书广泛著录。这些工具书在书名上都有放眼寰宇、遴选佳制的气象,能够跻身其中的文学作品,理应是各民族各国家的上乘佳作。按照这一逻辑,《花笺记》不但应该被看做是中国文学的佼佼者,甚至是“世界文学”之林的优秀之作,但事实上,它不过是在广东一隅享誉一时的民间“歌本小说”,类似的才子佳人故事在有清一代不在少数。 如何解释《花笺记》命运的扶摇而上?这与上述工具书的编辑体例密切相关。它们选择作品的依据,不是该作在原产国的地位或影响,而是作者或译者在英语世界的声望。比如,《时代人物》“序言”云:“本书的目的,是为当代杰出人物提供小传,这些人物不论男女,遍及文明世界的各行各业。”在为包令立传时说:“1859年退休靠养老金生活后,他开始发表‘菲律宾群岛’的相关报告,还经常奉献出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他从中文翻译了一部小说,名叫《花笺记》;又从匈牙利语翻译了匈牙利英雄‘裴多菲’的作品。”由此可见,虽然这两部译作均有转译抄袭的嫌疑,但英语世界并没有因此全面否定包令的语言天才。《世界最佳文学作品文库》的编者查尔斯(Charles Dudley Warnerden)说,该文库旨在向一般读者推荐一批优秀读物,作品来源不受时间或种族的限定。其作“或许在历史上很重要,或许在某个时期表达着一个国家的思想感情,或许具有某种普遍性,或许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依然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26](p1)。按照这一标准入选文库的包译本当然不容小觑,但如果没有包令的声望,该作不仅难以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更不可能跻身“世界名著”的行列。相比之下,汤译本不但从未受此礼遇,甚至备受攻击与冷落。 借助语言天才包令的声望,《花笺记》这部原本在国内叨陪末座的民间唱本,坐上了西去的国际列车,并意外地获得了国际声誉。这一历程虽匪夷所思,但本雅明的观点却为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译文并非附庸于原作,而是独立存在,相对于原作,译作是“后起的生命”(afterlife),一旦生成,便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并进入“享誉的阶段”。[27](P15)就此而言,汤译本、包译本都是《花笺记》“后起的生命”。作为新生命的孕育者,无论是默默无闻的汤姆斯,还是名声显赫的包令,他们都是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的探路人与先行者,一百多年前,他们就站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路口。只是时光荏苒,他们渐行渐远,但后世学者却不该因此而忘却他们为中国文学所做的努力与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