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文论解读(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newdu 参加讨论

    五、“枯澹”——艺术风格论
    中国古典文学中存在多种文体特征,或曰艺术风格。如《文心雕龙·体性》提出了八种风格,《二十四诗品》提出了二十四种风格。在这些风格当中,“平淡”一脉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皎然曾提出“以缓慢而为澹泞”(56)的说法,所谓“澹泞”即平淡。司空图尤为欣赏“冲淡”、“自然”、“含蓄”,还曾说:“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57)所谓“澄淡”也正是自然冲淡的意思。但是总体来看,宋代以前,平淡的艺术风格还不是审美主流。至宋,“平淡”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文人视野,不论是创作实践还是理论总结,“平淡”都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欧阳修提倡“以闲远古淡为意”(58),梅尧臣提出“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澹难”(59)、“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澹”(60),都明确以自然冲淡为至美。
    处于时代风气之中的苏轼,亦以其敏锐的艺术鉴赏力提出了以“枯澹”为美的艺术风格论。苏轼的“枯澹”说,基本是通过评价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诗歌体现出来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在指出了钟繇、王羲之的书法“萧散简远”、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集古今之法而尽发之”之后,苏轼提出:
    至于诗亦然。苏(苏武)、李(李陵)之天成,曹(曹植)、刘(刘桢)之自得,陶(陶渊明)、谢(谢灵运)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61)
    苏辙的《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记录了苏轼对陶渊明“枯澹”诗风的评论: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62)
    以上两段材料应结合起来看。第一段引文中的所谓“天成”、“自得”、“超然”,都是在讲诗歌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苏轼的心目中,苏、李,曹、刘,陶、谢,李、杜的诗歌,都已臻至化境,后继诗人唯有韦应物、柳宗元可与这些前辈比肩。但在第二段引文中,苏轼又明确指出其钦慕对象只是“渊明之诗”,“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这就透露出两方面的信息:第一,苏轼所说的“天成”、“自得”、“超然”,虽然境界高妙,但似乎还不是最高层次,唯有“渊明之诗”的“质”与“癯”才是艺术至境。第二,韦应物、柳宗元之所以能做到“非余子所及”,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曹植、李白、杜甫都有借鉴,而是因为很好地继承了陶渊明的枯澹诗风。
    何为“枯澹”呢?苏轼在《评韩柳诗》中说: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63)
    所谓“枯澹”即“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外枯”是指诗之文辞的平淡简古,“中膏”则是指诗之意蕴的丰富无限,这看起来是表里不一,而诗的极致正是这种表里(即“中边”)矛盾的统一,达到“似淡实美”的艺术境界。前文所说的“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此同义:简古的,但又是纤秾的,淡泊的,但又有至味;质实的,却又光彩绮丽,清瘦的,却又丰腴可人。这一看似矛盾的艺术风格论,极具张力地解释了“枯澹”的内涵。
    苏轼在一封书信中,又从诗人创作由起步至成熟的历时角度,阐述了这种“似淡实美”的“枯澹”境界: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64)
    苏轼以为,年轻时写诗要追求“气象峥嵘,采色绚烂”,这种“气象”和“采色”是根本的东西,是诗之内在美所在,诗若一开始就求平淡,那么除了平淡还是平淡,就会平淡无味,而不能达到淡而有味;到老时则不能一味地“峥嵘”和“绚烂”,在文字上要趋于“平淡”,逐渐达到外表“平淡”,但内里“气象峥嵘,采色绚烂”,而且表里达到矛盾的统一,这就是苏轼所追求的“枯澹”的实质。所以,“枯澹”是“绚烂之极”后的返璞归真,是“在巧若拙”,是大美简言,是平淡而有至味。
    此外,我们还可从苏轼关于柳宗元、韦应物的对比评论中,对“枯澹”说的意涵再作深入理解。《评韩柳文》云: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是也。(65)
    显然,在苏轼眼中,柳宗元的诗歌品质要在韦应物之上。苏轼何以作出这种评价呢?原因就在于,柳宗元的诗风更符合苏轼所推崇的“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的陶诗风范。
    具体来说,首先,从心境层面看,陶渊明、柳宗元“并非浑身是静穆”。鲁迅曾评论陶渊明,“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66);“被论客赞美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有时却很摩登……那些胡言乱语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67)。因此,陶渊明诗歌的“悠然”、“枯澹”常常是以峥嵘的意态为深层底色的,这可以说是造成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风格的根本原因。柳宗元在心境方面与陶渊明多有相似之处,贬谪之后,“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68),其诗其文在看似平淡的风格下,其实埋藏着厚重深沉、峥嵘不平的“感郁”之情。相比之下,韦应物的散淡则是从内到外始终如一,他的从容散淡的心境形成了他与陶、柳之诗的显著差异。而对于一生飘零、几多风雨的苏轼而言,他对陶、柳“似淡实浓”、“外平内郁”的张力性心态,显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和共鸣。
    其次,从诗歌的审美效果看,陶渊明的诗歌是含有人工思力的,苏轼说陶渊明的诗“熟读有奇趣”,所谓“奇趣”正是诗思泯然化境之后的一种余味。苏轼也曾评论说“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余”(69),由此不难看出陶、柳在诗思方面的一致之处,所谓“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70)绝非妄语。贺裳《载酒园诗话》指出,在诗歌创作中,“韦无造作之烦,柳极锻炼之力”(71),则更为清晰地指明了陶、柳的相似处以及他们与韦应物的迥异处。陶、柳之诗是精严构思和熟练技法泯然无迹的成果,“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72),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韦应物的诗则“无造作”,无技巧,只是对其散淡心境的直接传达。也正缘此,陶、柳之诗在雅淡之外,还有一种深长的“余味”,而韦诗则浅淡直白。从这个角度看,苏轼置柳诗于韦诗之上,是有其道理的。
    总之,苏轼的“枯澹”说,通过分析陶渊明、柳宗元等人的诗,认识到真正高妙的“枯澹”诗歌,不是一味的超脱、高蹈、清明,而是“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其核心还是“峥嵘”和“绚烂”。这就从一种张力性的视角拓深了前人对冲淡诗风的认识,对“平淡”风格之主流地位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