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文论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古代最为优秀的作家与艺术家,苏轼对文艺创作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多有切身体会,其文艺观点因此往往能切中要害,点出关键,深化前人的相关理论。在艺术观察论中,苏轼分别从实证性、超功利性和事物普遍性的角度作了全面阐释。苏轼所论及的“灵感”,是建立在对外物“熟视”的基础上,由外物触发而生的偶然而短暂的强烈创作欲望与创作冲动。苏轼的“成竹在胸”说,则提出了构思过程中“心中视象”的三个特点:完整性、生命性与诗意性。苏轼还提出了“随物赋形”的艺术表现论,意在强调诗意传达时“行止天成”的自然笔致与重“活”重“变”的“活法”观念。在艺术风格方面,苏轼赋予“枯澹”以极高地位,并指出其内涵是“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从一种张力性的视角拓深了前人对冲淡诗风的认识。
    关 键 词:艺术观察/应感之会/胸有成竹/随物赋形/枯澹
    作者简介: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大致可分为偏重理论思考的文论家与偏重创作的文论家两种类型。前者可以刘勰、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叶燮等为代表;后者则可以陆机、沈约、王昌龄、苏轼、黄庭坚以及明代复古派、性灵派诸家为代表。虽然严格来说,古人的诗文创作与理论思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擅长与侧重的问题。比较而言,理论型的文论家,具有较强烈的反思与总结意识,其诗文理论会更具深度与体系性;而创作型的文论家则更为重视创作理论,其文论更具灵活性与实践性。
    在创作型文论家中,苏轼的文论观点极具代表性。一方面,他的诗词、文章,乃至书画创作,均造诣非凡,为其文论的提出提供了强大的实践支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天才式的人物,苏轼的诗文画创作不拘法度,与庄子、屈原、李白等天才作家的作品一样,后人唯叹其美,难宗其迹,而他众多“夫子自道”的文论观点,则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这种不拘格套的创作思路。苏轼在各个艺术领域都能自成一家,这决定了他的文论观带有一种超越领域界限的通融性,这些言论零散分布于苏轼的诗文、题跋、书简、笔记之中,从类别上看,可大致分为观察论、灵感论、构思论、表现论与风格论。
    一、“观万物之变”——艺术观察论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对此作了不少论述,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即“物感”说。如《左传》曰“诗人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①,已将诗人的创作归结于诗人之“感”。班固在评论乐府民歌时,提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②的观点,将外在之“事”特别突显了出来。《文赋》与《文心雕龙·物色》则强调了四时物色对人情的感发作用,指出物感是文学创作的起源。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更为完整地将自然物色与社会人事结合在了一起,完善了“物”的内涵。
    与前人对“物”之感发作用的一般性阐述不同,苏轼对“观物”与“感物”的理解要更为深入,更具层次性,不再仅仅停留在短暂性的感发阶段,而是将其纳入到了创作过程中更为长期的观察阶段。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苏轼以“物”为中心的艺术观察论。
    在艺术观察过程中,苏轼提出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即“观物要审”,在《书黄筌画雀》一文中,苏轼写道: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③
    黄筌在画飞鸟时,并未掌握鸟飞行时的基本形态,因此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苏轼认为这是“观物不审”的结果。所谓“审”,即仔细、周密,“观物要审”即观察事物时,一定要周密,要实事求是,不可想当然。苏轼曾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④正是对“观物不审”的批判。
    此外,苏轼提出的“观物要审”,不仅仅着眼于对事物表层形态的寻求,更强调要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
    物有畛而理无方,穷天下之辩,不足以尽一物之理。达者寓物以发其辩,则一物之变,可以尽南山之竹。学者观物之极,而游于物之表,则何求而不得?⑤
    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⑥
    苏轼认为,观察事物时,应从其表象的体视入手,进而深入其本质。事物之变乃是常态,要把握这些变化是非常困难的,但若能深入其中,抓住它们内在的“自然之理”,那么各种变化之态也就不在话下了。在寻求这一“自然之理”的过程中,苏轼十分强调“断之于中”,即看重自己的所思所感,自己的决断,而非迷信前人之说。因此,不论是观察事物之态,还是体悟事物之理,实证性是其根本性的原则。惟其“目见耳闻”,并“断之于中”,才能做到真正的“观物”之“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苏轼的“观物要审”说,是与宋代文人发达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的。有宋一代,学者云集,学者思维渗透入文艺领域,体现出重学识、重逻辑、重实证的艺术倾向。作为蜀学的代表,苏轼的哲学造诣十分深厚,其文艺观点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身学者思维与时代风气的影响,体现出浓厚的实证论倾向。他所提出的“观物要审”、“尽其自然之理”,都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生发而来的。然而苏轼并未仅仅停留在实证论的维度上,作为一个天才式的艺术家,他对文艺创作的领悟远超时人,在艺术观察阶段中,他主张艺术家不应局限于用耳目感官去感知对象,用理智去判断对象,更应发挥心灵的作用,寻求更高层次的观察,由此提出了“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和“神与万物交”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