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宋代天人感应学说与祥瑞灾异赋创作(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 newdu 参加讨论

    (三)天人之学的发达对感应学说的推动
    谶纬学说其实是天人之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没给出系统有力的解释。宋人对天人之学的高度热情,为继承和发展感应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很早以前,人们就以阴阳解释天地变化的原因,使得“论道经邦,燮理阴阳”(20)成为政治家的主要职责。宋代延续这个传统。首先,加强了阴阳与人事对接。刘敞论日食:“明其阴侵阳,柔乘刚,臣蔽君,妻陵夫,逆德之渐,不可长也。”(21)欧阳修说:“盖阴为小人与妇人,又为大兵与蛮夷。”(22)杨万里应用了他对“乾刚”的强调,指责淳熙十二年地震为小人在侧。朱熹更是从先天卦气上查找依据:“阳生于北,长于东,而盛于南;阴始于南,中于西,而终于北。”(23)故阳为生育长养,其类刚明公义,君子之道;而阴常为夷伤惨杀,其类柔暗私利,小人之道云云。薛季宣把易、历结合,认为同是圣人“易教”内容,“法象于阴阳而和顺于吉凶,通理于人而遂物”(24),从而较宏观地为人事吉凶提供依据。其次,提出“致中和”的变燮理念。这与“燮理阴阳”乍看没甚区别,其实标志了宋人新的执政理念。田锡论端拱二年旱灾原因:“此实阴阳失和,调燮倒置。上侵下之职,而烛理未尽;下知上之失,而规过未能。”(25)司马光说:“圣人所以制世御俗,犹天地之有阴阳,损之益之,不失中和。”(26)华镇称:“故圣人善政事以和人物,变阴阳以弭灾变。”(27)显然并非一味地崇阳逐阴,不是把作为阴戒的“小人”全断送了,而是以“广生”的姿态大搞政治平衡。在宋代频繁党争和社会矛盾前,这种观念显然有积极意义。欧阳修一反《夬》五阳决一阴的说法,提出“去小人者不可尽”(28),并从物极必反发出警告。陆九渊则意味深长地说:“知天灾有可销去之理,则无疑于天人之际,而知所以自求多福矣。”(29)再次,加强对天地间现象的阴阳分析。邵雍用阴阳刚柔解释复杂的天气现象,且同一气象在不同的时间场地呈现差异,受制于五行的偏颇。张载以阴阳凝散解释气象,如“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30)等。从卦象解气象,蔡渊推究地甚密,如坎之阴为阳所得,则升而为云;以阴包阳为雹为坎,离交坎为雪,坎交离为霜等。既为认识天象、气候提供了建设性理论,也深化了感应学说的合理必要性。
    《尚书·洪范》是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来源,古人以为治国之要。沈括、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提出过重要见解,陆九渊极其重视,说:“《春秋》之书灾异,非明乎《易》之太极、《书》之《洪范》者,孰足以知夫子之心哉?”(31)王炎称《洪范》为“圣人经世之大法”,以之统领易学以及《素问》研究,把“五福六极”与“五运六气”进一步结合,使得气候、星象变化与政治修为联系更加紧密。对《麟德历》《大衍历》等对岁星运转的推算不合前验,宋人批判前人仅凭了单调的科学知识,而不知天人感应之理。更神奇的是北宋刘羲叟,天文历学专家兼占卜高手,曾作《春秋》《洪范》休咎十数篇,驳斥古人牵强附会处,所占日月星辰无不验。欧阳修称他“学通天人祸福之际”(32)。这些都使在阴阳五行支配下的天人感应观念在宋代得到了理论充实,愈加复杂化了。
    (四)宋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基本形态
    1.天监说。北宋初期有突出地位,基本特征是重视天文示象,认为天降赏罚,一切人事活动的好坏都会反映到自然意志里。早在《无妄》象辞就有:“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董仲舒说:“灾者,天之遣也,异者,天之威也。遣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33)持此说的人笃信上天有尊严威德,善赏罪刑,昭昭著著,无分毫侥幸可言。宋初田锡认为君主“位至尊而心至谨”,则天降其祜;“身妄动,令妄施,则天降其咎。”(34)星象说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真宗大臣宋祁称“天所以垂戒者寓乎象”(35),可为代表。南宋杨万里更以星象教导皇子,“天监不远,岂诬我哉!”(36)
    2.运气说。这是种寻找外在依据却含有点宿命意味的天人理论。较新颖的是石介的说法,天地气有正邪,正气生时为真运,真运时君明臣贤民良,阴阳顺序,风雨时降,昆虫草木没有变怪。所以要使至正之气充塞天地,邪气无隙干之,也就是他“夫天生时,圣人乘时,君子治时”(37)的根据。更多人仍坚持了传统的五运说。如王观国通过五行之性相违而不相用解释灾异发生;曾巩认为,“雨、阳、燠、寒、风”时至则和,过则为沴,代表着五行的克当,体现着人事休咎,所以“为人君者所以不敢不念,而考己之得失于天也”(38)。当然也包括借鉴《素问》的“五运六气”说。
    3.德行说。主张气象与政治之象相侔,人君道德才是感召天变的根本,代表者欧阳修。他否定三统五运说,指出天下有至公大义,王者之兴必有盛德以受天命,实际上变相提出了有德者才有位的观点。《新唐书》肯定了五行是万物精气,王者取用得当则物阜民安,否则物夭民愁、三光错行、阴阳寒暑失节,起为天地灾异,在感应的面目下寓含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刘敞也说:“所以致水旱者,其本在阴阳不和也;所以致阴阳不和者,其端在人事不修也”(39),“人和则天地之和致矣”(40)。苏轼反对“五行六沴”,一反阴盛的普遍看法,别出心裁地从阳气泛滥之象解释淫雨,进而对仁宗朝散缓的政治风气提出批评,是对德行说的灵活运用。
    4.召感说。召感是天人感应学说的本质,不过宋人给出了更清晰的因果律内容。石介说:“是人以善感天,天以福应善;人不能行大中至道,则是为恶,恶则降之祸。”(41)比董仲舒“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42)多出了许多学理内容。邵雍把天地看作阴阳刚柔运动的大系统,之间连通呼应,所以环境的顺逆也在于人心向背,人心或感来顺气成美,或来逆气成恶。北宋后期,华镇写过一篇《浑天论》,认为天气不和,人物感之则饥馑夭阏;人气不和,阴阳感之则日月错行、星辰离次。南宋周密考究到,雷电为阳激而欲破阴而出,人之恶气感召了天之怒气,以致雷震之灾等。神宗时,吕大均已经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较内在的角度关注天人感应,认为人心不安则易变故,人心一于道心则自然不危。心学出现后,个体的力量备受关注,陆九渊强调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感召能力。他发扬《洪范》,认为人心与天地同受理于五行,故相感通,其结果不可限量:“是极是彝,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43)为天人感应说辟出新径。为救时弼世,南宋末学者们将理、心自觉结合为一体,感应之谈愈加苛刻。同是告诫皇帝,魏了翁说:“天地是我去做,五行五气都在我一念节宣之。”(44)大学士李曾伯说:“一念敬忽,休咎响应”。(45)方大琮则劝告:“若一念之歉横于胸中而不化,则一气之戾郁于两间而不消。诚能宣明洞达此歉不留,将见精诚感召此戾自弭。”(46)这种一触即发,达到了类似心电感应的程度,真切反映出南宋朝廷里的危机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