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幼年失去双亲,由从兄韩会夫妇抚养成人。韩会妻郑夫人出自山东高门荥阳郑氏,韩愈父母以及韩会去世后,郑夫人担当起母亲的责任,“(韩)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韩)会贬官岭表。(韩)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6](卷一七六《韩愈传》)韩愈事嫂如母,“(韩愈)嫂郑丧,为服期以报”。[6](卷一七六《韩愈传》韩愈的成长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与其嫂郑氏密不可分。 韩愈举进士时,“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馀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12](卷一六○《韩愈传》)郑馀庆十分赏识韩愈古文,韩愈在《上郑尚书相公启》中说道:“愈幸甚,三得为属吏,朝夕不离门下,出入五年。”[19](p149)郑馀庆出自山东高门荥阳郑氏,能沿承家学中的古文传统,《新唐书·郑馀庆传》载:“(馀庆)奏议类用古言,如‘仰给县官’、‘马万蹄’,有司不晓何等语,人訾其不适时。”[6](卷一六五《郑馀庆传》)郑馀庆所用“古语”就是不适时的古文。郑馀庆曾延复古主义者韩愈、孟郊、樊宗师入幕,其中,韩愈与樊宗师为古文家,孟郊作诗力追汉魏,因不守格律而不合于时。 贞元九年(793),韩愈为求仕进而应吏部试,主试官是出身于博陵崔氏的崔元翰。崔元翰好古文,十分赏识韩愈,将韩愈的名字上报中书,尽管惨遭淘汰,韩愈还是写信(《上考功崔虞部书》)表示感谢。[19](p660) 郑絪亦出自荥阳郑氏,与郑馀庆齐名,世谓“南郑相”、“北郑相”。宪宗元和二年(807),韩愈任国子监博士,郑絪爱其诗文,韩愈抄若干篇以进,遭嫉妒者攻击,韩愈作《释言》辩解。 元和七年(812),韩愈在任四门博士期间失意时作《进学解》,这篇文章马上得到当时宰相出自赵郡李氏的李吉甫和李绛等人的赏识,“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6](卷一七六《韩愈传》 柳宗元的成长也与山东高门有密切关系。柳宗元自幼丧父,由母亲范阳卢氏抚养教育成人。卢氏家学渊源,她七岁即通《毛诗》及刘氏《烈女传》,柳宗元四岁时,居京城西田庐中,家无书,卢氏教以古赋十四首,皆讽传之。卢氏的口传身教对柳宗元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柳宗元日后的古文成就与母亲卢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中唐以后,山东士族全面复兴,出自“山东五姓”的宰相,不仅人数多,而且位高权重,他们多为皇帝心腹、朝廷股肱之臣,这与其在初盛唐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山东士族在中唐复兴后,开始标榜门风,反对时下流行的骈俪文风。古文运动的宗经传统、反佛立场以及尚质实的精神与山东士族的古老门风相契合,得到了山东士族的支持。综上可见,山东士族参与并深刻影响了古文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