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真宗封禅文学的“生产”与“消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封禅是封建帝王举行的祭祀泰山的大典,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旨在表示承天受命。北宋真宗封禅,是史载大宋王朝最为隆重的一次祭祀大典,也是宋代礼乐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之一。围绕这次大典,“词臣”们大展才艺,诏、表、鼓吹、颂、制、铭、赋、序、乐章、玉册文、玉牒文,各体作品异彩纷呈,从中不难见出当时的“热烈”场景。结合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考察与分析真宗封禅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象,能更为准确丰富地揭示礼乐文学的文化意涵及其教化意义。
    关 键 词:宋真宗/封禅/文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礼仪文学研究”(09VGA75107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礼乐文学研究”(10XZW0005)。
    作者简介:杨晓霭、杨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封禅是古代君王在泰山合祭天神和地祇的仪式,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旨在表示承天受命。封禅大典的举行由来已久,《管子》即有《封禅篇》,《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封禅之由:“齐桓公既霸……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1](P1361)齐桓公认为自己统一天下,具备了封禅资格,应该“受命”。秦始皇统一六国,即行封禅礼。其后,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七次封禅泰山,东汉光武帝光复汉统,即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封禅泰山。自汉而降,大唐立国近三百年,封禅大礼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赵宋统治三百多年,封禅大礼仅举行了一次,即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的封禅却是历史上声势最为浩大,涉及层面最为广泛,产生的作品数量、类别最为繁多的一次。围绕这次大典,“词臣”们大展才艺,诏、表、鼓吹、颂、制、铭、赋、序、乐章、玉册文、玉牒文,各体作品异彩纷呈。这些作品的创作,若与以抒发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相比,还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2](P121)学习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探讨封禅活动中“生产”的作品,揭示封禅文学“生产”与“消费”所蕴含的礼乐文化意涵,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据《全宋诗》、《全宋文》、《宋史·礼乐志》、《宋大诏令集》等文献所录,围绕着真宗封禅所“生产”的作品,“生产”在仪式前、仪式中、仪式后,下文即以此顺序加以论述。
    宋真宗封禅礼之举行,有一个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宋史·礼志·吉礼七》:“太宗即位之八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请东封。帝谦让未遑,厚赐以遣之。明年,宰臣宋琪率文武官、僧道、耆寿三上表以请,乃诏以十一月二十一日有事于泰山,命翰林学士扈蒙等详定仪注。既而乾元、文明二殿灾,诏停封禅,而以是日有事于南郊。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及诸道贡举之士八百四十六人诣阙陈请,而宰臣王旦等又率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父老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五上表请,始诏今年十月有事于泰山。”[3](P2527)开宝九年(976年)赵匡义登基为宋太宗,第八年应为雍熙元年(984年),而到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又过了二十五年。二十多年来,“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请东封”,变为“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及诸道贡举之士八百四十六人诣阙陈请,而宰臣王旦等又率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父老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五上表请”。这是封禅前的“生产”与“消费”情况。“表”请,“诏”停或“诏”封,“表”与“诏”为主要文体。《全宋文》、《宋大诏令集》、《宋会要辑稿》所录与真宗封禅相关的“诏”、“表”有53篇之多,如《兖州父老请封禅表》、《宰相等乞封禅第一表》、《宰相等乞封禅第二表》、《宰相等乞封禅第三表》、《宰相等乞封禅第四表》、《宰相等乞封禅第五表》、《答知兖州邵煜请东封诏》、《答宰相等乞封禅第一表诏》、《答宰相等乞封禅第二表诏》、《命考制度使诏》、《修完泰山前代封禅基址诏》、《封禅泰山经度费用诏》、《封祀勿广营造诏》、《定东封往返道路诏》、《封禅离京日至封禅不举乐诏》、《封禅出京具小驾仪仗诏》①等。仅从一封又一封的上“表”、下“诏”看,从兖州父老到宰臣、文武官、僧道、耆寿、贡举之士、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表疏的上传,诏书的下达,即是一批作品的“生产”与“消费”。这些“生产”,已经被百姓、州县官吏、臣僚到帝王乃至僧道,不断地“消费”着。这一“生产”与“消费”,从地方到朝廷,从朝廷到地方,不断传播与接受,范围广大,涉及各个层级;并且这批作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过程中被“生产”着、被“消费”着,封禅所具有的巨大礼乐意义也就在这个“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如同涟漪般增大、扩散,从而产生出巨大的仪式力量,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便产生了。
    与应用性的表、诏相比,鼓吹词更具有文学品质,《宋史·乐志》录有《天书导引·诣泰山》[3](P3310)和真宗封禅《导引》、《六州》、《十二时》②。《六州》、《十二时》二词,用于警场戒严,还有一首为告庙导引。《宋史·乐志十五鼓吹》:“鼓吹者,军乐也。……宋初因之,车驾前后部用金钲、节鼓、掆鼓、大鼓、小鼓、铙鼓、羽葆鼓、中鸣、大横吹、小横吹、觱栗、桃皮觱栗、箫、笳、笛,歌《导引》一曲。……凡大驾用一千五百三十人为五引,……小驾用八百一十六人。太常鼓吹署乐工数少,每大礼皆取之于诸军。……又大礼,车驾宿斋所止,夜设警场,用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大鼓,乐用大小横吹、觱栗、箫、笳、笛,角手取于近畿诸州,乐工亦取于军中,或追府县乐工备数。歌《六州》、《十二时》,每更三奏之。凡祀前一日,上御青城门观奏严。若车驾巡幸,则夜奏于行宫前,人数减于大礼,凡用八百八十人。”[3](PP.3301-3302)其中《导引》、《六州》、《十二时》、《告庙导引》题作《真宗封禅四首》:
    民康俗阜,万国乐升平,庆海晏河清。唐尧、虞舜垂衣化,讵比我皇明!九天宝命垂丕贶,云物效祥英。星罗羽卫登乔岳,亲告禅云、亭。
    我皇垂拱,惠化洽文明,盛礼庆重行。登封、降禅燔柴毕,天仗入神京。云雷布泽遍寰瀛,遐迩振欢声。巍巍圣寿南山固,千载贺承平。
    良夜永,玉漏正迟迟。丹禁肃,周庐列,羽卫绕皇闱。严鼓动,画角声齐。金管飘雅韵,远逐轻飔。荐嘉玉,躬祀神祇,祈福为黔黎。升中盛礼,增高益厚,登封检玉,《时迈》合《周诗》。
    玄文锡,庆云五色相随。甘露降,醴泉涌,三秀发灵芝。皇猷播,史册光辉。受鸿禧,万年永固丕基。吾君德,荡荡巍巍,迈尧、舜文思。从今寰宇,休牛归马,耕田凿井,鼓腹乐昌期。
    十二时
    圣明代,海县澄清,惠化洽寰瀛。时康岁足,治定武成,遐迩贺升平。嘉坛上,昭事神灵。荐明诚,报本禅云、亭,俎豆列牺牲。宸心蠲洁,明德荐惟馨。纪鸿名,千载播天声。
    燔柴毕,云罕回仙仗,庆銮辂还京。八神扈跸,四隩来庭,嘉气覆重城。殊常礼,旷古难行,遇文明。仁恩苏品汇,沛泽被簪缨。祥符锡祚,武库永销兵。育群生,景运保千龄。
    告庙导引
    明明我后,至德合高穹,祗翼励精衷。上真紫殿回飚驭,示圣胄延鸿。躬承宝训表钦崇,庆泽布寰中。告虔备物朝清庙,荷景福来同。[3](PP.3306-330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