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遐周的《赠嵇康诗》是一首老友赠别的诗歌,“离别自古有,人非比目鱼”。郭遐周早年与嵇康一起过着隐居生活,后者因形势所迫出仕为官,这首诗是他在与嵇康告别时所作诗歌,郭遐周选取“比目鱼”意象来隐喻他对友情分离的愁怨,表达了对当年和嵇康一起隐居的怀念之情,由于嵇康是前朝曹魏的皇亲贵戚,郭遐周又不能太过直白地表达出对前朝幸福生活的思念,在此或许也有隐喻对前朝政权的效忠之意。 徐干的《室思诗》更是用“比目鱼”为意象将离愁意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既表达情侣之间的感情,也隐喻了感叹东汉灭亡、自己与其“复会无因缘”的故国哀思之情。但他不能把这种感情过于明确地表达,故而使用“比目鱼”这一意象以友情为喻来流露出内心的感受。 另外,分析郭遐周、徐干、傅玄和杨方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可以发现以下几处共同点: 其一,考证徐干、傅玄、杨方三人的经历,发现他们对大海、河流都有着很深的感触。徐干是北海郡人,北海郡临近东海,《尔雅》中提到“东海有比目之鱼”,说明北海郡地区很容易见到比目鱼。傅玄以治水旱灾闻名的文章“五条政见”而闻名于世,说明他对江淮一带的河流湖泊有很深的了解。杨方曾被封为东安太守,东安郡位于今浙江省富阳县一带,且东安郡只是东吴和东晋曾经出现的郡,靠近吴郡。据《新唐书·地理志五》载: 苏州吴郡,雄。土贡: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布,白角簟,草席、鞋,大小香粳、柑、橘、藕、鲻皮、、、鸭胞、肚鱼、鱼子、白石脂、蛇粟。(23) 此种“”即为“版鱼”,也就是“比目鱼”,可见比目鱼在江南一带是常见物种。杨方和傅玄都有可能在人生经历中见识过比目鱼。 其二,四首诗的作者都是生活在两个朝代交替时期的上层文人。徐干为建安七子之一。郭遐周是魏末晋初的人,虽然生卒年份不详,但是作为嵇康的好友,文学修养水平自然不低。傅玄出身北地世族,生于公元217年,死于公元278年,公元263年晋魏禅让,说明了他的人生跨越了两个朝代。同时他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至今留下诗歌上百首,文赋数十首。杨方,虽然生卒不详,但是史载东晋开国功勋王导邀请他去担任东安郡的太守,他并没有应征,说明他也是两晋交替时人。另外东晋初期名士贺循谓之曰:“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24),更能说明他的文学造诣很高。 其三,四位作者都是生活在这百余年历史进程中汉魏、魏晋、两晋三次重大的政权更迭时期,社会变乱与政权短命导致亲友之间的生离死别成为社会主题,“离愁”之思成为社会大背景下文人创作的共同母题。在大量的魏晋诗歌中均涉及“离愁之苦”。“比目鱼”这一意象正好有代表着“遇合”的本意。它既具备表达希望爱情团聚的基本含义,同时在深层中有名臣希望归顺正统政权的政治诉求之意。故而“比目鱼”这一意象不仅以“鱼鸟对举”的形态出现,而且还以“离愁哀伤”相对比的形象,独存于这些身处在朝代更迭的上层文人的诗歌作品之中。故而南朝民歌《三洲歌》中“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所表达出对家庭团聚、家国归属感的向往之情,也反应出这是当时全社会人群的共同心愿。 四、余论 “比目鱼”和“比翼鸟”最早作为一组“鱼鸟对举”的意象同时出现,但是如今只有“比翼双飞”的“比翼鸟”形象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传承下来,而“比目鱼”却几乎不被文学所使用了。笔者以为,这也是“比目鱼”与“比翼鸟”两者相融相生的一种转换。由于比目鱼在四方异气的神兽中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动物,但是它属于长江下游以及东海一带的特产,在东汉到东晋这一时期,运用“比目鱼”这一意象创作的诗人多在长江和东海附近生活,故而倾向于创作运用他们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比目鱼。而后随着历史演进,政权相对稳定,文化的中心也从东部、江南重新回到了中原。对于中原人而言,鸟比鱼更常见,由于“比翼鸟”或者说由它幻化出来的“同心鸟”被塑造成世人向往家庭团聚、爱情美满的象征物,会被赋予更多的内涵。而“比目鱼”虽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动物,但是因为几乎无人所见而渐渐失宠了。 在后世清代戏曲作家李渔创作《笠翁十种曲》的时候,其中一曲叫作《比目鱼》(25),讲述的也是一个蕴含离愁别恨的爱情故事,“比目鱼”这一意象得以在历史舞台中再次呈现。但是李渔是江苏如皋人,如皋今属江苏南通市,正是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东海边,此地是比目鱼的聚居地。如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吴郡所管辖之地,故而李渔用这种传统的“比目鱼”意象去创作亦不足为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