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汪曾祺的阅读,开始于博士论文选题之初。当时《汪曾祺全集》中散文及文论的部分,让我感受到汪曾祺在“草木虫鱼”的随意点染中所散发的“言志派”散文的神韵,他对“文气说”的深湛体悟,以及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颇具道学与名士味的悠然自适姿态。日后,我在阅读《经世日报》、《大公报》、《文汇报》和《文学杂志》、《中央日报》、《生活导报周刊》等旧报刊之际,逐渐发现了一批汪曾祺的早期作品。自2007年初至2010年底,我发现的汪曾祺早期作品主要有《河上》、《匹夫》、《疗养院》、《结婚》、《除岁》、《前天》、《昆明草木》、《飞的》、《驴》和《蝴蝶:日记抄》等十篇小说,及《消息——童话解说之一》、《封泥——童话解说之二》、《文明街》、《落叶松》和《二秋辑》(包括《私章》与《落叶松》两首诗)六首佚诗,且证实了汪曾祺的四个笔名“西门鱼”、“方栢臣”、“汪若园”和“郎画廊”。 这些从尘封虫蚀的、日益残碎的旧报刊中,所寻找出来的日渐湮没的作品,使我们对那个生活困窘而才情迸发的青年学生作家,及艰危万状而终于扭转中国命运的抗战时代,能有一些亲切具体、丰富鲜活的理解。以此为契机,我开始重新思考汪曾祺的早期作品。在此,我尝试以“雅致的恣肆”与“生命的沉酣”两个范畴,来概括汪曾祺早期作品的整体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