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秦观流寓雷州诗文的情感心态(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汉论坛》(武汉)2014年 邓建 参加讨论

    四、“识此行之匪祸,乃造物之余休”——平复与超脱
    秦观一生命运跌宕起伏,可谓历遍穷通与悲喜,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在困守雷州经年之后,盘桓于内心的种种痛苦与不甘渐渐平复下来,最终臻于一种超脱境界。寓雷后期,他创作了《无题二首》:“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不与死生变,岂为忧患渝?西伯囚演易,马迁罪成书。性刚趣和乐,浅浅非丈夫。”“世事如浮云,飘忽不相待。欻然化苍狗,俄顷成章盖。达观听两行,昧者乃多态。舍旃勿重陈,百年等销坏。”从这两首诗来看,秦观似乎已经走出迁谪之幽忧悲怨,开始以一种通脱的姿态看待世事人生与自我遭遇。诗中出现的“君子”、“丈夫”显然已经是不同于迁客逐臣的抒情主体,这一变化更多地反映出诗人对独立主体之命运的考问与反省,透过这种考问与反省,痛苦绝望的人生体验和悲剧意识得以平复和化解,并转换为一种达观超脱的主体观念和自觉意识。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具体则是元符三年6月25日,秦观在海康晤见恩师苏轼时,出示了一篇《自作挽词》,挽词中不避俗讳,详尽设想,描绘自己死后的种种凄凉情状,无人送终,无人出殡,无人祭奠,“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辞情哀苦,令人几乎不忍卒读,故而“人或怪之”,但苏轼的反应却是“予以谓少游齐生死,了物我,戏作此语,无足怪者”⑨(苏轼《书秦少游挽词后》)。
    对于苏轼的反应与评价,后人看法不一。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9云:“东坡《题少游自作挽词》,以为能‘一死生,齐物我’,是真知少游者也。”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3则云:“东坡谓太虚‘齐生死,了物我,戏出此语’。其言过矣。此言惟渊明可以当之;若太虚者,情钟世味,意恋生理,一经迁谪,不能自释;遂挟忿而作此辞。岂真若是乎?”(11)
    反复体味之下,秦观此作本身就包含两方面的意味。一方面,对死后情状与场面的极力渲染,表明其心境之悲凉与绝望的程度已经无以复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无忧亦无惧、已然置生死于度外的超然姿态。而这两者并不矛盾,无前者之因,便无后者之果,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正所谓痛苦之极,痛无可痛,便不觉其痛,绝望之极,无可再望,便是坦然。知少游者,莫若其师,东坡之言甚是。
    关于此点,我们再看看秦观向苏轼出示此作的相关语境,就会更加明了。何薳《春渚纪闻》卷6载:“先生自惠移儋耳,秦七丈少游亦自郴阳移海康,渡海相遇。二公共语,恐下石者更启后命。少游因出自作挽词呈公,公抚其背曰:‘某常忧少游未尽此理,今复何言……’遂相与啸咏而别。”(12)师生晤面共语,困厄多畏,担心朝中政敌进一步落井下石,“更启后命”继加迫害,此种情形之下秦观“因出自作挽词”,这意味着秦观的态度是任尔万般毁谤,我自坦然以待——我现在对一切都无所谓了,生死尚且不在意,遑论其他?正是这点让苏轼感到欣慰,一直以来,苏轼“常忧少游未尽此理”,担心秦观屡遭贬谪,不能通脱看待,恐生不测,而今秦观连挽词都已作好,而且出示时“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13)(苏轼《书秦少游挽词后》),苏轼认为秦观已经勘破生死,自己大可安心,于是“相与啸咏而别”。
    与苏轼晤面时,秦观还作了一首词《江城子》,词的上阕情感颇为沉郁,而下阕则表现出疏落姿态:“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14)多年流徙,行踪不定,偶然相逢,愁容满面。当年黑发朱颜、意气风发的两人,如今已是衰老不堪。往事历历,不堪回首,尽在不言中。前路难料,后会难期,虽则迷惘,何必在意;满饮此杯,就此作别,各奔西东。此词与《自作挽词》乃同期之作,表面上二者情感绝不相类,但其实意脉暗通,可互参互证。
    元符三年7月,秦观离雷北返,行前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此文的写作时间正好处于秦观贬雷日久、遇赦北归的节点,可以看作秦观谪雷生活与情感的一次总结。开篇伊始,作者表现出的情感心态异常纠结,过往“岁七官而五谴,越鬼门之幽关”的种种酸悲,让他难以彻底释怀,不由感慨“念我生之多艰,心知免而犹悲”、“升沉几何?岁月如奔”;但终究了悟,“内取足于一身,复从物兮何求?荣莫荣于不辱,乐莫乐于无忧”;了悟之后,他内心的伤痛得以平复,“识此行之匪祸,乃造物之余休”。迁谪苦旅对此时的他而言,不再是“奇祸”,而是上天特意的荫庇,好让他历尽劫难,方得了悟人生。此种领悟,正如苏轼自言“恐是诸佛知其难化,故以万里之行相调伏尔”,苏轼言及此时,亦曾言“少游不忧其不了此境”(15),秦观至此与恩师真正达到了相知相惜、同修共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