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我们为什么恐惧——传统、创新与现代小说经验(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 陈晓明 参加讨论

    在讨论小说的“形式”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首先触及这两年最受瞩目的长篇小说《繁花》。笔者毫不犹豫地承认,这是近几年最优秀的汉语小说之一,它暴露出当代汉语小说在形式方面的诸多意味或难题,尤其是对传统形式的过分依赖。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当代小说在艺术上有所作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繁花》作者金宇澄,做《上海文学》编辑30年有余,半世为别人编辑小说,时值退休才动笔写作。这样经验老到的老编辑,不知读过多少小说,可谓历练火眼金睛。《繁花》大概是作者的长篇处女作,不想一炮而红,一鸣惊人,一俟出版,好评如潮。作者原本是在网上应网民之约写一段、逗一段,放不下心,一发就不可收拾,所以,《繁花》原本并非精心构思之作。我们探讨它的形式问题似乎不够厚道,但也正因此,它可能是以最自然、最朴实的形式介入文学,没有作者自身业已形成的形式套路或有限装置;是作者在历经漫长的编辑生涯,目睹了那么多的潮流起伏之后做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有一种写作的冲动,便自然而然地写下了。
    《繁花》如潮的好评(出版近两年来获得的奖项也足以说明它所获得的承认)说明,在当代中国何种小说可以成为公认的“好小说”。其笔墨之精细圆润,游龙走丝;故事之娓娓动听,幽怨婉转;近半个世纪上海生活之繁花落尽,尽收笔底。如此浓重的上海韵味,工人阶级的上海与小市民的上海,老旧上海与新近繁盛的上海,逐渐呈现,沪上的小户人家,工厂码头的营生,街头弄堂的流言蜚语,酒席饭桌上的相逢投机……无论家长里短,或男欢女爱,在金宇澄的笔下,活生生地写出近半个世纪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自然朴素,真切老道。要论小说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上海本地方言的运用,那可谓精彩纷呈。
    当然,《繁花》的讲述体式老道,试图重温话本小说风格。小说名为“繁花”,依说书人的讲述,也如花瓣一般一片片徐徐开出。沪上老旧弄堂,海上新梦,繁花落尽,也道是天凉好个秋。小说犹如说书人所说的小故事的合集,娓娓道来:说者从容不迫,控制住讲述的节奏;人物轮番登场,错落有致;话本讲述方式,当是翻出不少新意。
    这部小说由于相当浓重的海上文脉的承继因袭,可算是传统胜利的成果,更会让人想到汉语小说自成一格的不二法门。话本的样式,一条旧辙,今日之轮滑落进去,仍旧顺达、新异。②小说用说书人的形式,先在使用上海话的网上发布,读者云集,进而鼓励作者继续。这就像老上海说书人与听书人的关系,只是如今换了一个场地,搬到网上。作者写着写着,就有了整体感;当然,成书也有调整,也有整体构思,但话本的基本样式还在,而且是如此醒目,以至于金宇澄强调的“今日之轮”并未受到多少关注,实际上也未见得能在作品文本中显现出来。
    这么老旧的形式,却能做得这么好,甚至这么地道,让这么多人喜欢,叫好还叫座,这在今天多么不容易啊!这么多人都迷恋欣赏老形式,这说明什么呢?作为一个曾经沧海,阅尽各路小说的老编辑,他最自然自发的写作,选用的形式就是老形式,这又说明什么呢?这至少说明传统的根深蒂固,说明传统依然具有生命力。这二者又都建立在文学共同体对小说形式变革无须重视的基础上,或者说,因为形式变革失效而使传统具有了生命力。这一叙述看上去是传统胜利,但是,如果追究主体的缘由呢?不管是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所谓构成文学共同体的主体,他们没有对形式的敏感和变革的欲求,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繁花》并非没有形式,其内部还是有“今日之轮”碾过的诸多痕迹,只是在话本的形式下,这些痕迹不易显现出来。例如,小说让每个人去讲述,力图造成多声部,让每个人的讲述去显现他的语速、语感、语调。这当然不大容易做到,那么多的人物,每个人物的讲述也不太可能完全脱离作者的总体性讲述的语感。但是,小说在讲述方法上确实十分讲究节奏与语感,尤其是慢和静的讲述,运用得最为成功,使得小说在不断变化的语气中始终有一种坦诚与交流的讲述。小说题辞写道:“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这句题辞虽然可能是正式发表时外加的,却是十分贴切内在于小说讲述。在小说讲述中,讲述者不时地提醒读者“不响”(据统计整部小说出现“不响”达1500多次)。故事场景中的一个人物时常充当听者,因为说书式的讲述要让位于故事中的人物讲述,而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物要充当讲述者,为使故事的单元讲述不至于太冗长,对话者只好设置为“不响”,为的是让讲述者可以比较完整地把故事讲完。而讲述者的某些提问,并非真的是要听者回答,只是起一种缓冲作用。这种叙述有时也确实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不响”强调了静的场景,在说书式的现场中,讲者、听者和读者共同静下来,慢下去。例如,小说第二十三章第三节写到春香和小毛的婚事(春香是二婚,小毛却是第一次结婚,春香还比小毛大二三岁,这里面的人物关系十分微妙),这一节也就七八页(第304—311页),却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他们相识到结婚,到春香难产死去,整个故事的推进相当快速,主要的两个片断就是新婚之夜与春香难产死去,一喜一悲,如此人生,甜酸苦辣尝尽,春香是主要的讲述者。小说不时出现的“小毛不响”,尤其是让空间静下来,让时间慢下去,这是要让读者仔细品味这里面的意味;小说的不响是期盼最后有一个寂寥的结局:
    小毛眼泪落下来。春香说,老公要答应我,不可以忘记自家的老朋友。小毛不响,悲极晕绝,两手拉紧了春香,眼泪落到手背上,一滴一滴,冰冷。小毛眼看春香的面孔,越来越白,越来越白,越来越白,眼看原本多少鲜珑活跳的春香,最后平淡下来,像一张白纸头。苏州河来了一阵风,春香一点一点,飘离了面前的世界……③
    小说连用三句“越来越白”,对春香的离去用“飘离”形容。红颜薄命,薄得如一张纸片,这是春香的命运。不响、安静、寂寥、空无,这是小说讲述的方式本身营造的氛围,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体验态度。这里,形式的意味无疑做得恰到好处,又相当成功。但是,“不响”的过度使用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对话语境呈现单边势态,另一个人只是被动倾听,讲述者只顾要讲出自己的故事。在小说中,对话是一种情境,对话要形成的情节和行动,要推动故事进展。而在“不响”的讲述中,经常是转述,是讲述听说来的,或者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故事,不具有当下性。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性情境中,听者无法插话对话,只有“不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