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4年2期 尚永亮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助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和求女之喻,转相生发,互为依托,整体思考,层进层深,营构出一条借弃妇喻逐臣、借男女喻君臣的庞大整一的象喻系统,最终达成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的深层契合。这是一种极具典范性的创作方法,也是一种以象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而在其内里,则潜隐着中国文化阴阳、男女、夫妇、君臣相对应、相关合的基本元素。可以认为,《离骚》所展示的这种象喻特点及由此构成的创作范式一经出现,便与其深厚广博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形成极大的吸附力和典范性,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昭示作用,而且也在承接前人的基础上,将弃逐文学及其艺术表现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作者简介】尚永亮,武汉大学文学院
     
    《离骚》的象喻大致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香草之喻,二是美人之喻,三是男女君臣之喻,四是求女之喻。这四个层面虽各有侧重,内涵不同,但又转相生发,互为依托,形成一种层进层深的网状关联。具体来说,香草之喻瞩目外在物象,重在借物比德;美人之喻由物而人,变身异性,借助对美的张扬和护持,高自位置,为美而被弃、弃而复求预制反跌;男女君臣之喻将家与国、伦理与政治打并一处,重在人物关系相似性的提取和比照,借助虚与实、喻体与本体的对接,极大地拓展弃逐事件的意义范围和艺术空间;求女之喻以寻找媒介为中心,既是直接求臣,又是间接求君,借助被弃者的追求过程,展示出对理想君臣关系的渴望。在这四个层面中,美人之喻与男女君臣之喻是最为核心的两个要项,前者为全诗提供了独特的女性叙述视角,并使香草之喻、求女之喻获得了性别层面的有力支撑;后者则将国之君臣与家之夫妇间的相似性关联予以定格,由此映射出以阴阳为内核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蕴。《离骚》中的这样一种象喻方式,已非《诗经》中简单的、局部的比兴手法所能涵盖,它以远为丰富、宏大的整体性思考和关联开辟新境,独树一帜。借用西方人的概念,似可将之视为一种范式,简言之,即弃逐文学的象喻范式①。
    一缘于性别变换的香草之恋和美人情结
    孤立地看,香草之喻只是传统比兴手法、特别是儒家“以象比德”方法的延续。在《离骚》中,诸如江离、辟芷、木兰、秋菊、芰荷、芙蓉、薜苈、菌桂等名花香草,都是诗人最爱之物,或插或戴,或植或育,或食或饮,与之朝夕为伴,由此象喻其品性之高洁;而椒、榝及“变而不芳”的兰芷、“化而为茅”的荃蕙,则隐指党人、群小和变易志节的朝臣。这样一种“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特点,王逸在评说《离骚》时曾予以明确揭示,并在注“纫秋兰以为佩”句时指出:“兰,香草也,秋而芳。佩,饰也,所以象德。故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觿,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②。由屈原之佩兰,联及孔子的“无所不佩”,揭示出“比德”方法的文化渊源及其在诗中的细微表现。然而,屈原之所以借“香草”比德,而不是像孔子那样借“水”、“玉”等物象模拟君子德行,又实在是因了他在《离骚》中已变身为异性之“美人”,其爱好之物自然随之发生若干改变,其香草之喻已融入了明显的性别因素。
    “美人”在《离骚》中仅一见——“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美人”,究竟是代指君王,还是屈原自指,曾引起众多治骚者的争议。王逸认为美人谓怀王:“人君服饰美好,故言美人也。”③朱熹亦谓:“美人,谓美好之妇人,盖托词而寄意于君也。”④但联系诗篇的上下语境看,这种解释又不无偏颇。因为在《离骚》提及“美人”的这段话中,前言“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后言“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其主语均是第一人称的“余”、“吾”,所述者亦为“余”、“吾”需趁年华盛时进德修业之事,而与君王无涉。倘将“美人”指君王,诗意便扞格难通了。实际上,直到下一段“昔三后之纯粹兮”之后,诗义才逐渐由历史上的贤君过渡到了现实中的君王——“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作者用以指称君王之词,或曰“荃”,或曰“灵修”,而“灵修”盖为“妇悦夫之名”⑤,与“美人”判然有别。既然如此,则将“美人”视为作者自指,于义为胜;此一“美人”之性别,也并非一些论者曲为之解的男性,而是一位用以象喻臣子身份的女性⑥。
    由“美人”拓展一步,从《离骚》前半段的描写看,诗人身份已然变成一位面目姣好的美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既是“蛾眉”,又被“众女”所妒,则非女子而何?若是一位帅男,则“众女”喜好之尚恐不及,何以会“嫉”其皎好之“蛾眉”?事实上,因作者已变身为美女,故其外在形貌遂发生变化,其爱好之物也与香花芳草有了直接关联。由此反观《离骚》篇首一段话,便会获得新的理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先说“内美”,继说外美,由此构成“美人”内外兼修的立体形貌。所谓“内美”,既指其生辰之吉和取名之佳,也指其“修能”即才学和能力;而其外美,除姣好的容颜外,主要表现在其对各种名花香草的亲近和喜爱: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并将江离、辟芷、秋兰等插戴满身,完全是一位融入自然、远离世俗的美女的装扮,由此凸显出其脱俗、高雅而又自爱、自怜的心性气质。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心性气质,导致这位“美人”对自己的年华和美貌特别看重,以致在短短一段话中,一再申说“恐年岁之不吾与”、“春与秋其代序”,并在看到草木零落时,产生一种浓郁的自伤“迟暮”之感。
    此外,这种内外兼修的美女之美,通过诗中反复出现的“美”字也可得到印证。在《离骚》中,“美”字共出现12次,除两次指宓妃、一次指美政以及前述明确自指的“内美”、“美人”外,其余均或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诗人自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理美之能当”、“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这里反复展现的,是“美”与世俗之丑恶的比照,是诗人对自我品质的张扬和固守。因了这种内外兼修、远超常伦之“美”,诗人获得了君王“初既与余成言”的待遇,同时也受到来自世俗“众女”的嫉妒和谗毁。大概正是有见于此,后世不少治骚者一反王逸、朱熹的说法,将“美人”视为诗人自指。如黄文焕《楚辞听直》曰:“美人,原自谓也。草木零落,惧众芳之未得采也。岁月日以去,则迟暮日以来,在天者不能留,在我者无可避,真堪长叹也。”李陈玉《楚辞笺注》曰:“美人旧以况君,味下‘灵修’乃妇悦其夫之称;复有‘众女嫉予蛾眉,谣诼谓予善淫’之语,则美人当日自况明矣。”今人游国恩之《离骚纂义》更明确断言:“美人之喻,当是屈子自指无疑也。”⑦
    倘若可以确定“美人”为诗人自指,那么便可发现,这位“美人”乃是《离骚》中的核心形象,在“她”身上,寄寓着诗人爱美求美的多元旨趣:其一,执着的美女情结与香草之恋。在诗人看来,内外兼修的女性美乃是世间最为高雅清洁之美,惟有自然界的名贵花草才能与之相配,才能表现其冰清玉洁之品格;也只有真正的美女,才会如此执着地佩兰戴芷,与之为伴。由此形成美女与香草之间定向而稳固的关联。其二,对美女之美的全面展示与护持。在《离骚》中,“美人”之词虽仅一见,但字里行间充溢的,却无不是美女的特点和气息。诗歌前半反复出现的对名花香草的酷爱,固然是采用“比德”手法以物喻人;诗歌后半一再申言的“唯昭质其犹未亏”、“余独好修以为常”,以及当众芳芜秽、兰芷变易之际,诗人仍骄傲地宣称:“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其中表现的,仍然是对美女之美的自珍和固守。其三,将美女与弃妇交融一体,深化人物美而被弃、弃不失美的品性,在象喻层面揭示出逐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及其在逆境中“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刚意志。《离骚》中的抒情主体既是一位美女,又是一位弃妇;既是一位弃妇,更是一位逐臣。美女与弃妇是文学想像的产物,是借以象喻的喻体,逐臣则是现实中遭遇放流的作者,是被象喻的本体;美女因其“美”而遭到“众女”的嫉妒和“谣诼”,最终被已与之“成言”的夫君中道抛弃;弃妇虽自伤沦落,却不改美女之初衷,仍然佩花结草,好修为常。这种情形,与屈原的被逐经历和逐后心态丝丝相扣,如出一辙。由此虚实结合、性别变换,既导致香草与美人间的紧密关联,又构成从美女到弃妇的合理过渡,从弃妇到逐臣的逻辑转换,而在艺术表现上,则形成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的深层对接,以及外在弃妇与内在逐臣间的象喻主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