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乡间风景”的发现——周作人早年文学观念与散文文体的生成(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鲁迅研究月刊 丁文 参加讨论

    三、作为现代散文“前文本”的风景小品
    虽然周作人此时的诗歌训练,要到五四后提出“生活之艺术”的理念时方才展开枝叶与花朵,而他在诗歌上的表现则要待到更迟才有遥远回响,但这一时段并不特出的诗才或许却从另一方面驱使他拿起了散文之笔。例如,孤立来读周作人作于辛丑二月的诗作,会发现其不过是春雨绵绵之夜的起兴,但这种旧诗嵌入到日记却因为诗与文两种文体的参差而产生意外的情致。这一天周作人在接祖父出狱归家的夜航船上“口占二绝”,并写下了二百来字的日记:
    晴。晚下舟放至西郭,已将初鼓,门闭不得出,与以蚨二十翼焉。行里许,余就寝。春雨萧萧,打篷甚厉,且行舟甚多,摩舷作声,久之不能成睡。披衣起,阅危言一篇,口占二绝,稿列如左:
    东风送雨夜萧萧,独倚篷窗影寂寥。
    惟有愁人长不寐,挑灯危坐读离骚。
    风雨暗孤灯,倚篷且曲肱。
    扁舟何处泊,今夜宿西兴。
    坐少刻即寝,就枕即成睡。少选又为舟触岸惊觉,约四下钟矣,遂不复睡。挑灯伏枕作是日日记。书讫,推窗一望,曙色朗然,见四岸菜花,色黄如金,纵观久之,怡然自得。问舟子已至何处,则已到迎龙牐左近矣。大雨。(64)
    不难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如从晴夜转而大雨的春夜一样经历了起承转合。在一条夜航船上,在与众多船只挤蹭摩擦中,作者想到祖父即将归家,有兴奋、也有隐隐的不安。由最初的“久之不能入睡”、“口占二绝”,到“就枕即成睡”,后来“遂不复睡”、观金色菜花“怡然自得”,度过了一个不平静的夜晚。两首旧诗成为日记的有机部分,它们既勾勒了一位刻意模仿传统士大夫举止的少年形象,又为文字增添了古雅的味道。旧诗更传达出人物的心声:内心的孤独、苍茫、憧憬等多层次情感均包裹其内;这种古典的抒情方式又不同于平铺直叙的直白叙说,是一种变调为雅音之后既旧且新的表达,后来周作人散文中的抒情方式正延续着这种蕴藉的脉络进行。单独聆听并不出彩的副声部的旧诗,与文章融合后却极有效地提升了文章本身的情韵。
    这样直接剪裁旧诗入散文的写作实验,标志着周作人在找到散文写作手感之前,曾经历了不断修正提升的历程。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自己亥秋冬至辛丑初春,周作人从14到16 岁曾在两年间三度描写同一片风景——这就是调马场,周家扫墓的重要地点之一。而对读周作人三次描写,会发现他在散文写作上进步迅速:
    (一)己亥正月:“坐兜轿行山中过一岭,约五伯级,下山行一二里,过一溪,径丈许,长数丈,舁者赤足而渡,水及骱上,下有圆石颗颗,大如鹅卵,颇觉可观。再行二里始至。一路鸟语花香,山环水绕,枫叶凌霜,杉枝带雨。”(65)
    (二)己亥十月:“过一岭,约二千余级。又行二里许,过一溪,径二丈,长里许,水没骭至股,舁者赤足而渡。中有石,红绿皆备,大如鹅卵。又行二里许,至墓,拜毕回舟已未初矣……初过岭时,小雨簌簌落衣袂袖间,幸即止。饭毕大雨数阵,归家已五点钟矣。”(66)
    (三)庚子清明:“乘兜轿行三里许,过一岭,约千百级,山上映山红、牛黄花颇多。又有蕉藤数株,著花蔚蓝色,状如豆花,著实即刀豆也,可入药。又二里许过一溪,迳阔二丈余,水没及骭。舁者赤足而渡。行四里许,至墓所,松楸夹道,颇称壮观;余及方叔作赞。方祭时,小雨簌簌落衣袂间,幸即晴。下山午飧。下午开船,方将进城,忽天色如墨,大雨如注,列缺数声,电光烂然,至家不歇,檐溜如柝声滴然。”(67)
    画线部分的文字多有雷同,而作者对熟悉的风景与相似程序的描绘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不断重复的拜坟岁经验给了周作人思考的余裕:他在纪行的同时,更展开了对旧文本的修改。叙述清晰的文字在此过程中定型积淀,而愈渐精密的观察训练则使他的文字每次均有新突破。一开始,他对正月初春景象的形容还只停留在“鸟语花香,山环水绕,枫叶凌霜,杉枝带雨”这样既不生动、季节感亦不太明确的套语上,但入冬以后这类对仗工整、带有作诗痕迹的文字便不再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是,己亥秋冬的风景描写后面出现了一段余韵袅袅的补记:
    补:山中杜鹃不多,即有之,亦止二三树,每树花一二朵。惟油蛉甚多,一路草木荆棘中无不有之,可作一部鼓吹。(68)
    “补”字的加入表明此段为事后补充描写。追述当天行程时,周作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山中杜鹃和油蛉秋鸣上。而正如每树仅著花数朵的杜鹃和毫不起眼的油蛉子一样,这段后加入的寥寥数语表面十分平实、细细品嚼却有一股悠长的趣味。周作人放弃了整体概括风景时不痛不痒的浮面文章,开始择取花、虫之类的生动微物,使原本的静态景物画因一二灵动细节而具有浮雕的立体感。而这种不再从大处着眼而专注于小处落墨的手法,是诗歌的重要技巧,将此手法引入散文时却取得了格外明显的效果。从语言上,周作人也开始化骈入散、不再被固定的四字句格式捆住手脚,使文字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余地;而有意识地渗入的四字句式,又为风景小品注入了一种雅驯的味道。实际上后来周作人散文的语言主要是沿着这样一种风格演进的。内含文言因子的散句,成为他的语言特色之一。他后来提出要“将古文请进国语文学”(69),并在评点俞平伯散文时提出了一个著名说法:即现代小品文的理想语言是将“古文”即文言的“分子”与“欧化语”、“方言”等“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这“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70)。这一时期的风景小品实际上已为后来的理念提出提供了实践基础。此时的写作训练开始让周作人体会到自由挥写的舒畅,他从结出青涩之果的诗歌写作中调转身来,把文言因子融入小品文语言,为他以后综合调度各种语言的涓涓细流以汇入现代散文这条“古河”(71)积淀了语言试验的前提。
    随着审美观察的愈趋熟练,庚子清明时节的调马场第三次为他所描绘时,已是一幅着色自然的风景画与节奏轻快的回旋曲了。或许是庚子清明调马场的山花绽放太过绚烂,周作人在每每相似的行程记述之间,引入对花木形态的细节写真,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牛黄花、蕉藤花遂在他笔下呈现出一幅配色协调的画面。这一表面上的闲笔也标志着他的景物观察另一层境地,因为记叙既出现了微视角的聚焦、又形成了如“小雨簌簌”、“大雨如注”交替进行的节奏。雨声仿佛大弦小弦的嘈嘈切切,使这段出色的风景小品交织成缓急得宜的乐章。而这一节奏感则得益于此前日记的积累。不妨来看己亥年将尽时,周作人对于一次扫墓历程的描写:
    至施孝子祠前上岸,祭毕下舟,已午,午飧。下午至白莲墺,拨草而入,拜毕而回,红日已衔山矣。鼓楫速归。而舟夫老罢,船亦甚小,至凌家山已炊烟四起,但见霞光映水,暮山更苍紫可爱。乡间风景,真不殊桃源矣。至渡东桥则已昏黑,幸星斗满天。至家饭已吃过,至地叔处夕飧。(72)
    如此短章已然表现出一个好的散文写手极佳掌控节奏的能力。一切活动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绷紧着一股内在的紧张感,而每件事又正好在恰切的鼓点上完成、一丝未乱。画外音(叙述者声音)与画中人有一种默契,二者流露出的陶然感又冲淡着这种紧张的潜流。正是对拜坟岁经历的反复书写,使周作人保持着叙述次序上的绵密,也训练出不徐不疾的节奏感。
    有意思的是在庚子清明扫墓调马场拜坟日记后,周作人又在日记上方补入了几个生动的细节,延续己亥十月首次出现“补记”的精彩:
    山中竹林甚多,竹萌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长仅二三寸,颇为可观。
    山中忽闻有声如鸡,其声咯咯然,山谷皆响,闻之轿夫云系雉雊也。十六日笔。
    山中人云:雉性极痴,如见之者微惊之,则匿首丛篁中,捧之可得;如逐之,则飞去矣。
    十二日东关马家桥雷震死一蜈公,阔于鞋底,长数尺。路中舁夫说。(73)
    前三则记述山竹形状与雉雊性痴,貌似与行程关系不大,实则别具一番清淡韵致。这位15岁少年的精彩手笔即便单独作为散文来读,与其成熟期作品比肩也不逊色(74)。实际上在三十六年后《北平的春天》中,周作人引述了当年的日记并做出了重要修改:这些“补记”被当作重要细节被整合进入日记正文。他显然时隔多年仍然非常欣赏这些“补记”,认为它们有为正文点睛的功能。而从庚子清明日记到成熟期著名散文的修改过程,反映出周作人早年日记作为现代散文“前文本”的重要过渡形态。
    最后一则记述舁夫闲谈,更与正文疏离。但这种絮语风格的轶闻琐记,却是周作人自庚子三月以来用“补记”形式着意经营的一种文本形态。与日记正文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琐屑记述不同,这些位于页眉处的补记细细咀嚼很像文学性浓郁的古代笔记。
    周作人在古代笔记阅读上下过大功夫,他的阅读面极博,而这一时期“补记”已然能窥见他笔记阅读的兴趣。如前所述,他以书斋阅读来题咏眼前之景的审美转换,使补记中实现着从书斋到现实的诗境穿梭(75)。而日后发生更深远影响的试笔则为对古代笔记的征引:如庚子上巳日日记中提到《西湖游览志》,此日“补记”为:“田叔禾《西湖志余》云:明时杭州妇女,是日咸戴荠花。上巳日记”(76)。像这样引述古文献以印证岁时民俗的形态,反映出周作人自少时即关注民俗的个人兴味。日后周作人分别通过两种途径延伸着当年对笔记的兴趣:一是将其融入美文中,如1924年《故乡的野菜》再次提到《西湖游览志》,却与文本融合无间;二是敷衍成后人评价褒贬不一的“文抄公”文体,将笔记阅读趣味铺陈为书话体散文。此时的“补记”可说是包裹着成熟期散文多元可能的雏形。
    实际上周作人不仅在古代笔记中找寻个人趣味与极耐咀嚼的清涩语感,更从鲁迅的早年杂记中获得了强化与肯定。他在辛丑日记中抄录了几则鲁迅早年札记,有意味的是他所选摘的文字无论在情调还是文字风格上都有一种神似:如晚香玉的形态、里低母斯的化学特性、鲈鱼饭的制作、茶的夷语来源、试烧酒法等,均文字极简而意韵悠长。这表明周作人在寻找散文语言的过程中曾转益多师,包括离他最近的兄长。
    细辨这类“补记”,会发现它们的功能分别是追忆往事(77)、评点日记正文(78)、抄录与正文无关的材料、解释正文内容等,均与日记文体的原本内涵有所偏离。这正表明周作人在有意识地通过“补记”培养出一种清腴散淡的文字感觉。他已不再用记日记的单纯态度来对待日常写作,而是将它作为文学文本来有意经营。
    不难发现,在这类与正文关系相当松散的独立补记中,周作人的写作态度更为自在,个人化趣味也能舒徐展露(79)。他的文字时而仿佛清新可诵的小品,时而又如絮语般讲述着余韵袅袅的奇闻轶事(80)。讲述者的形象虽未正面出现,但不难看出背后站着一位对乡间生活兴味盎然的越郡少年。后来郁达夫认定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81),从这一时期补记中不难看到周作人通过一种古雅的札记形式,凸显出自我个性鲜明的面影,正是现代散文着古裳展新姿的有效实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