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②竹内好:《从“绝望”开始》,靳丛林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12页。 ③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4页。 ④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⑤吕宏伟:《〈在酒楼上〉体现了鲁迅思想的矛盾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第3期。 ⑥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⑦南帆:《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⑧⑨张闳:《黑暗中的声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6页。 ⑩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5页。 (1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3页。 (12)王德威:《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 (13)马斯通·安德森(安敏成):《形式的道德:鲁迅和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上)》,《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第4期。 (14)汪卫东:《“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6期。 (15)朱寿桐:《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