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汉论坛》2013年12期 王卫平 参加讨论

    “雪中的故乡”,“旧日的酒楼”,“雪中盛开的娇艳的茶花”,以及“故乡的酒菜”等细节的描写,呈现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个人内心的一些片断、零散和瞬间的经验。一个有意与世界隔离,蜷缩于自己内心的,哀愁而孤独的“我”,但“我”显然享受并沉浸于这孤独而自足的感觉。接下来一段细腻的内心独白带领读者进入到了“我”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深处:“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这样的又喝了两杯酒。”这正是鲁迅叙述中的典型经验,如《怎么写》中“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的厦门夜晚,和在《野草》中反复出现的经验,是一种个体性的主体经验,被竹内好定义为一种“本源性的孤独感”。这种经验可以简单化理解为孤芳自赏的自我主义,或更准确地说,和本雅明所说的“氛围”相通。正是主体移情于废园的雪景,“惊异”地盛开着的茶花和故乡的酒菜等微物的细节,让时间停滞了,外部世界与“我”渐渐疏离,变得模糊。张闳在其关于《野草》所做的研究中,将鲁迅这种“本源性的孤独感”从本体论上进行了阐发:“这个独行的‘我’的影子所经验的无时间性的经验,使主体暂时脱离了历史之河流,时间停滞,‘我’与历史社会背景远离,成为一个历史之外的游魂。”⑧并将这种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尼采的影响联系起来:“个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把个人从公众之中独立出来,而成为单个的、纯粹的‘个人’。孤独性便成为这个‘个人’的本质。‘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超越历史,与世界直接发生联系,构成内外宇宙的直接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人确立了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因而,人的孤独性便是其完整性的最好体现。是认识到个体和宇宙关系的那个‘我’。”⑨
    正是这个“我”,经历着与旧友吕纬甫的相遇并叙述着吕纬甫的讲述。这个“我”显然不能被忽略,这个“我”的叙述眼光和语调显然不能与吕纬甫的叙述切分开来。叙述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主要是吕纬甫的自述中缓缓进行。就在这一部分开始之前,叙述者又插入了这样的一笔:“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雪”作为《在酒楼上》的主要意象,同样也反复出现在《祝福》和《孤独者》等篇中。杨义指出,鲁迅的意象运用,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正是体现“加强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⑩。意象和象征是传统的抒情手法,“雪”、“雪中花”、“坟”和“剪绒花”构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意象和象征符号,而“雪”意象无疑是《在酒楼上》诗化审美特质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
    正如韦勒克等所说:“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或者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11)“雪”的指涉作用就是“一种隐喻存在”,隐喻的正是鲁迅那反复出现在《彷徨》第一人称叙事中,并以最为诗化和强烈的形式出现在几乎同时期创作的《野草》中的那种“本源性的孤独”的存在方式,寄托着鲁迅对个人与宇宙关系的理解。“雪”在《在酒楼上》中不仅作为重要的意象和隐喻,同时也作为连贯手段,交替出现在“我”和吕纬甫的叙述中,起着结构全篇的作用。
    “雪”作为意象和隐喻不仅出现在“我”的感受世界之中,也进入了吕纬甫的感受世界,“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我和吕纬甫对“废园”的感觉竟如此神似。在吕纬甫随意的讲述口吻中,他不时将眼光移向废园。一面是吕纬甫无聊的随意的口吻,时不时游移向废园的目光,缓缓进行的讲述;另一面又是隐含在所叙故事中的人伦温情和难以放弃的最后一点诗意的寄托。给亡弟移坟时,“这命令也是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待吕纬甫讲述至他发现亡弟坟冢中骨殖全无踪影时,“我忽而看见他眼圈微红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我”显然明白吕纬甫在讲述中动了情,“我”显然也理解吕纬甫所做的事本身有着宝贵的人伦温情,但我仍旧托辞于“知道是有了酒意”。这也是鲁迅一贯的反语。这冷静的聆听和审视贯穿吕纬甫的整个讲述,及至更加令人动情的第二个故事。但刻意的反语反而显露出听者“我”对于自我情感的刻意掩饰和疏离。
    一方面是吕纬甫在讲诉中的时时自惭和自我否定,“无聊的事”,“讲不讲都可以”,散淡的口吻和时不时移向废园的眼光;另一方面他讲述的故事似乎又暗示对其意义重大。听者“我”甚少发言,在看到吕纬甫动情时,托辞为“有了酒意”,或将目光转向窗外的雪,但另一方面,“我”刻意冷静的叙述语调之下也潜藏着对吕纬甫及其所叙事件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讲述者吕纬甫和作为听者的“我”,两个人似乎都想从这讲述和听闻中逃离,将之归于无意义的讲述。但是,在那被酒菜的细节关注,时而移向窗外雪景的眼光以及刻意漠然的语调造成的层层淡化和隔离中,在层层讲述也是转述的疏离中,叙述(事)显现出难以放弃的动人诗意。正是这既认同又疏离,既冷漠又深切的声音和情感展示着文本的张力,折射出鲁迅思想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矛盾意识。王德威曾提到鲁迅关于抒情的两难境地:“现实的‘挫伤’越大,作为抒情主体如果要避免‘不以啮人,自噬其身,终以殒颠。’就只有借助形式——象的操作,或作为疗伤止痛的方法。”(12)强烈的抒情经过略显刻意的层层疏离和距离化展示出来,复杂的思想意识也是在层层的否定和质疑中显现出来,这正是《在酒楼上》的艺术审美所在,这一悖论和矛盾也是引发对该作品有着种种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阐释之原因所在。
    寄托了最后情感的两件事都遭遇了失败,对于麻木的吕纬甫意味着什么?他只是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胡胡。模模胡胡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美好的邻家女孩阿顺为礼教的迫害而早逝,而吕纬甫所教的正是这些知识,但是为了谋生或者苟且的活下去,“又无乎不可”,“我”又能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着”。1925年初鲁迅谈到了他关于人生经验的最重要的思考:走“人生”长途,最易遇到的两大难关:一个是“歧路”,一个便是“穷途”。写作于1924年4月的《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暗含着鲁迅对穷途和歧路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