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 刘保亮 参加讨论

    二、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连接在于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它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
    如果说老庄的精英思想大多流行于以士大夫为主的上流阶层,那么以斋醮祈禳、禁咒画符、印剑镇妖、占卜扶乩、令牌考召、祈雨止风、镇宅镇墓等为主的世俗化道教则在民间长盛不衰。道教之所以能够弥散于乡土社会、渗透于俗文化,不是靠老庄思想的阐发教化,而是得益于由仪式、方法中呈现的鬼神信仰,以及与之有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宗教伦理。特别是散见于城乡、山川的星罗棋布的道教宫观,成为道教世俗化、民间化、乡土化的主要载体,它们不仅仅是道士修炼、祀神的屋化空间,也是善男信女进行求安祈福、礼拜诸神的活动场所,既是道教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指针,也鲜活地反映出神仙世界与世俗生活的互动。这些为数众多、大小不一的宫观能够穿过历史的烟尘,历经劫波凝定于今天,它们不仅是或遗址或废墟的一段文化风景,而且还是观测乡土民间信仰的平台尺度。因为即使一座平常普通的庙宇,比如一个偏远乡村的小庙,也有它的崇拜区域,信众的进香朝拜都是人与神之间互惠和沟通的“现世表达”,无论最终是否善报与赐福,那种神秘隐喻早已根植血脉。如果借用居依·德波的“景观”理论来分析乡土社会,那么,道教宫观并不仅是乡野世界的影像补充或额外装饰,而且还是道教意识形态诉诸视角符号的隐形控制,它通过对农民生产之外时间的“屈从式消费”,通过神性建筑的自身叙事和历史在场,既使宫观成为“单边赞美独自的演说者”,也使农民在缺乏选择的聆听和观看之中单向度地默从。
    乡土道教呈现出一种泛宗教化现象,佛、道两教的混融现象十分明显。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代,在民间所流传的佛、道两教,并不像在士大夫中所流传的佛、道两教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常常搅成一团的。例如,“在乾隆朝,河南省的三一教运动颇为强盛,其活动场所不少于600处,各处皆立佛陀、老子和孔子像,而以佛陀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4]。老百姓求神拜佛、积善积德、磕头烧香、求签问卦,主要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宽慰,求得来世的幸福,解脱今生的苦难,解决现世的问题,所以是见佛辄拜,遇仙则求,水陆道场也罢、斋醮祈禳也罢,反正都差不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信仰本来就是目的,而不管这信仰的究竟是什么,应验本身就是最大的满足,而不管这应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既不管是菩萨还是真人,也不管是元始天尊还是阿弥陀佛。恰恰是这混融的泛宗教化现象,使道教在乡土世界日渐深广普及,并因化合在世风民情之中而成为乡土社会隐而不显的底蕴。
    道教根植于乡土社会的表征,是巫风民俗日益沉潜于“动而不变”的乡土社会。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谈到在道教精神的统摄之下,“一般而言,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种经验、知识与技能的任何种类的理性化,均朝着巫术的世界图像这一方向运动”[5]。巫风是从民俗学论域对民间道教法术禁忌和科仪符号的泛称,它作为乡土社会的一景,无论是在古典的“三言”“二拍”等名著里,还是在现当代的沈从文、韩少功、贾平凹等作品中,都有真实出色的描写。审视20世纪乡土文学的巫风书写,无论是冥婚、葬仪,还是谶语、符咒,都是道教的幽冥想象,尤其是它对人死为鬼的阴阳两界的接续和沟通,以及阴间对阳世生活的虚拟性模仿,无不极大地解构了生命永恒消失的哀感。如果说“民俗不是镶嵌于人生的简单饰物,而是沉淀于人物内在心理结构,又显现于人物外在行为方式的永恒伴侣”[6],那么,巫风民俗不仅呈现了乡土道教的集体无意识心理,而且还成就了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或“异域情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