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做父亲的幸福》:初中三年,三个城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楚天都市报 东子 参加讨论

    
    《做父亲的幸福》东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初中三年,一路走来,女儿收获了快乐,我收获了幸福。
    女儿初中这3年,只是我们各自人生的一小段路途,路虽短但却充满险阻:未上初一,从原来的快乐三口之家,变成孤苦的父女相依为命;初二,组建新家,迁居到异地;初三,新家解体,再移他方。就这样我们从山东烟台到辽宁大连到沈阳再到吉林长春,初中3年就读3所学校,而且还是不同城市的3所学校,这在大多数孩子的生活中是少有的经历。
    初中的第一年我们是在大连度过的。
    苦总是与乐相依相伴的,这座城市在留下我们心酸泪水的同时,也储存了诸多关于幸福的记忆。
    一年后,我拉着孩子的手离开了大连,来到了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初二的生活在这里开始。
    为了让依依尽快熟悉并喜欢这座城市,我经常在周末带孩子游走于沈阳城里城外,既有像中街、太原街、北行、五爱市场一样的现代商业街,又有东陵、北陵、新乐遗址、张氏帅府、故宫这样的古文化遗址,还有棋盘山景区、世博园等现代游乐场所。
    初二这一年,就像歌中唱的一样:“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曾经沧海,这也就不算什么了。
    从大连到沈阳,再一路向北,我牵着孩子回到了长春,为什么说“回”到长春呢,因为之前,我和依依曾在这里生活过4年多。再一点,长春是吉林省省会,我是吉林人,回到长春就算回到故乡了。
    第一次足落长春是12岁那年冬天,是我年少时的第一次离家出走。第二次来长春是20世纪80年代末,此后两三年内多次到此。一来是参加吉林大学自学考试学习,二来因为经常需到长春办事,三是看望我的战友和文友。
    2000年初秋,在外漂泊了十几度春秋的我,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再次踏上了长春的土地,回长春的1000多个日子,一如在以往的城市一样,继续扮演“记者”、“主持人”、“大学教师”、“心理医生”等多种角色,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各色人等打交道。
    后来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我带着女儿来到在山东烟台教书的妻子身边,时隔4年,我带着我的孩子,再次回到我的家乡——长春。树高千尺,终将叶落归根,走遍华夏,这里才是我们的家,长春驻足,停止了漂泊的脚步。
    前些年的长春生活,依依还小,只是依稀有些记忆,这次回到长春她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这里有她的儿时伙伴,有她的同学,还多了一份亲情(侄儿国辉在此安家),与其相伴一年多的丹丹姐也来长春读书,吃着家乡菜,听着家乡音,我和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在长春,依依经常去的是新天地购物中心,那是长春市最大的室内购物公园,内含游乐园、旱冰场和商场,还有蕴涵威尼斯风情的水街。最初是我领孩子去,后来是她丹丹姐陪她去。孩子开心地学着,快乐地玩着。
    初中3年,就这样与女儿一路走过,品味心酸,收获幸福。(本文摘自《做父亲的幸福》东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