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六十余年的中国北方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可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缩影和具体展开。目前三少民族文学研究的不足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亟待更具阐释力和辨识度的术语或概念;能够说明各少数民族文学本质性特征的理论与结论仍未出现;研究中对文学本体问题的关注不够;研究采用的视角单一,多为生态视角。关注具有文学意义的核心问题,运用概念时避免泛化,回到精细的文本分析等将克服上述不足,从而带来新的研究空间和结论。 关 键 词:北方三少民族/文学研究/研究困境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12XZW041);内蒙古社科规划特别项目(项目批准号:MZWH2014-038) 作者简介:崔荣,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国北方三少民族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与其走过同样的发展历程并表现出大致相似的特征,比如都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迎来研究的自觉时期,且研究领域和成果主要集中在民族民间文学;随着书面创作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丰厚的成果①,作家文学研究得到广泛重视并有深入阐发。进入新世纪,积淀深厚、富于活力的民族文学研究进入寻求更具决定性、突破性成果的发展阶段,尽管这种研究状况在外在形态上似乎呈现为某种批评困境。同样,内蒙古三少民族文学研究的不足与可能,也正为许多研究者反思并试图寻求突破。在此意义上,内蒙古三少民族文学研究的瓶颈或许也是民族文学研究之不足和可能的具体展开。 不容否认,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内蒙古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民间文学的专题研究取得较大突破,杨士清②、赛音塔娜③等学者对达斡尔族文学中的民间舞春(或译乌钦)的整理;吴刚、孟志东④等学者对达斡尔族英雄叙事故事的研究;孟淑珍⑤对鄂伦春史诗“摩苏昆”的挖掘和阐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完善各民族文学研究版图的同时,也对各民族民间文学的艺术精神及艺术程式有科学说明。其二,作家文学研究中,各民族重点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乌热尔图、萨娜、敖长福等人受到学界的关注,尤其是乌热尔图的个案研究几乎伴随着他的创作,从雷达先生《哦,乌热尔图,聪慧的文学猎人》⑥始,一直持续了三十余年,研究角度多样,显示出作家经典化的研究趋势。其三,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三少民族的族别体文学史著⑦,且有些成果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比如,1993年写成的《鄂伦春族文学》于2000年时再版,但在史料补充、体例安排和文学史观上几无改动,显示出当时研究的有效性。 其实,也恰恰是前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出现推动着研究进入更高阶段,也让三少民族文学的研究者们意识到当下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他们在研究中遭遇的某些困惑与困境也多因这些不足的存在。 这首先表现在,研究尚未产生具有阐释力和辨识度的术语或概念:研究者在使用概念术语进行基本的论证时,无法最大限度地逼近研究对象的实际和实质;与此相应,概念术语本身在多民族文学共存的背景下缺乏解释力。例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洪子诚先生的“一体化”⑧概念在说明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的特质和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联时,就显示出庖丁解牛般的阐释力。具体到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性”、“族性”、“民族特性”等表述都在研究实践中较为常见,也在被研究者高频率使用。但当它们一旦面对某一特定民族文学独特的文学质地、独异的审美价值时就显得语焉不详,含混不清,进而陷入阐释力不足的困境,即这种民族文学的民族特性是什么,用“民族特性”一语无法精准描述。比如,“达斡尔族文学有强烈的民族性”一语,就其行文和语法来看挑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从研究结论科学有效的角度看,这个结论其实是空泛的、不蕴含有效信息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因为这个概念没有说明达斡尔族文学的特性到底是什么这一本质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