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说评点文本结构意识的戏曲化导向及其文本书写 以李贽、金圣叹为代表的小说评点者援引大量的戏曲结构概念来完善小说评点文本,充实小说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有的还对小说文本结构加以戏剧化的改造,使得小说评点文本中的“戏”味更为浓厚,进而也进一步促进了小说、戏曲的亲缘关系。在明清典范的小说评点文本中,评点者援引的戏曲结构概念有楔子、关目、折、收煞、结煞等,囊括了小说评点文本戏曲化结构导向的一个完整序列。 楔子是指戏曲的开端,在元杂剧中,是指在折之外增加的短而独立的段落,一般用在剧的开头,作为剧情或人物的简略介绍,也有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的。有元一代至明初,通常把一段戏的首曲称为楔子,正如王骥德在《曲律》中所云:“登场首曲,北为楔子,南曰引子。”明中期以后,在刊刻剧本时通常把正戏之外用来交代情节、介绍人物的场子同剧本的正戏区分开,并名之为“楔子”。小说评点者将楔子这一概念引入评点文本中来评判小说文本的开端叙事。金圣叹对戏曲结构中的楔子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仅引入了楔子的概念,而且还仿托古本对小说文本的原定结构加以改造,将原本小说中的第一回改为楔子,他在贯本《水浒传》楔子中这样批道:“此一回,古本题曰‘楔子’,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以瘟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禳为楔,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5]41小说第一回描写瘟疫盛行,洪太尉受命赴江西龙虎山祈禳一事,就整个小说文本的结构而言,这一节与后面的梁山英雄故事情节的关联并不是很紧密,但它又不是整个文本中可有可无的部分,它作为后续情节发展的“引子”,引出了后续情节的多重线索,可以说,整个小说文本的情节结构都浓缩在这一回中,都能在这一回文字中找到后面情节发展的影子,因而金圣叹将这一回独立出来,使其作为后续情节发展延伸的铺垫,又使其成为整个故事文本的一个全局性的总纲,设定了后续情节的多重伏线,推动故事的层层发展。 脂砚斋没有像金圣叹那样伪托古本直接对小说文本进行结构上的改造,但他仍然在评点过程中划定了小说文本的楔子,在甲戌本第一回小说描述一僧一道携顽石入世之事以及曹雪芹伪托《石头记》成书经历,脂砚斋批道:“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8]83在脂砚斋看来,尽管小说第一回没有用楔子作题,但小说开头以神话故事交待了石头思凡、下凡的经历,这与小说后文的现实描绘似乎关联甚小,但却是引发小说后文一系列情节发展的根源,因而起得正是楔子的作用,“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8]83。 小说评点者并不仅限于在全书的开头引入楔子的概念,而是将这一概念延伸到文本情节的发展线索中,在他们开来,楔子不但是交代、提示情节的手段,更是引出下一个情节的引子。贯本《水浒传》第一回中,金圣叹多次使用了楔子这一概念,如小说描写高俅奉命给端王送玩器,不料接住端王踢来的气毬,引起端王对他的注意,金圣叹在此批道:“玩器亦楔子也,既已楔出气毬,便略而不论矣”[5]63;而在端王收罗高俅之后,对先前收留高俅的王都尉,金圣叹认为他实际上起到的也是一个楔子的作用,他批道:“都尉亦楔子矣,既已楔出端王,便亦略而不论也。”[5]64这样的例子在其它评点文本中也很常见,如《金瓶梅》第67回插入对黄四的描写,张竹坡批道:“接言黄四,盖为后爱月家楔子也。爱月儿,又为王招宣林氏楔子也。”[9]961《读法》中张竹坡批道:“故卜志道虽为子虚署缺,又为瓶儿作楔子也。”[7]33在张竹坡看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所起的多是楔子的作用,它引出小说中下一个所要描写的人物,从而以这些人物的相继出现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向前发展。 除楔子这一戏曲概念外,与其同义的另一戏曲概念“引子”也是评点者经常援引的对象。“弄引法”是金圣叹在小说评点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叙事技巧,金氏提出:“有弄引法:谓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5]35在金氏看来,此处“在前引之”的一小段文字起得就是楔子的作用,“引子”只不过是“楔子”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在明清小说评点文本中,以“引”代“楔”的论述很多,如《三国演义》第78回,毛宗岗批道:“曹操死于庚子之年,戊寅之月,而十回之前早有左慈‘土鼠金虎’一言伏案矣。前文之左慈,特为此回之引子也。”[10]1007此处的“引子”所起的就是楔子的作用,它引出了后文中的相关情节。除此,毛宗岗还将楔子演化为很多种称谓,如“作波在前”、“小文为端”、“闲文启之”,这些实质上都是楔子的不同身份而已。作为戏曲中的结构概念,无论是楔子还是引子,小说评点者对它们的引入和运用都是相当自由相当灵活的,在他们看来,楔子不仅可以是置于小说卷首的一个章节、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文本中的一个人物、一个情节甚至是一句话。即使是对楔子这一戏曲概念本身而言,评点者们也并非十分严谨,从楔子到引子到“文前先声”、“作波在前”等一系列意象化的概念描述,评点者对其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文本改造,从而更有利于表达自己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认知,尽管在评点文本中楔子有着不同的称谓或身份,但就其本质而言它所起的仍然是戏曲中楔子的作用。 折是中国古代戏曲尤其是元杂剧中的结构概念之一。作为戏曲中的段落概念,最早在戏曲中无论什么角色上下场都作为一折,到了明代,折作为戏曲的结构才最终定型。在元杂剧中一般都是由四折加一个楔子组成,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曲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在很多时候,一本四折也符合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解决这一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 明清小说评点者将戏曲中的折这一结构概念引入小说评点中,在评点者看来,戏曲中的折一般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整套,且须一韵到底,通常以一人的唱曲为主,这与小说中列传的写法颇为相似,因而在《读法》中金圣叹就指出:“《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5]30而在第33回中他直接将小说结构和元杂剧进行比较:“吾观元人杂剧,每一篇为四折,每折止用一人独唱,而同场诸人,僅以科白从旁挑动承接之。……稗官亦然。”[5]609 《三国演义》一书中的结构布局与戏曲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之处。戏曲以折作为叙事的基本单元,而《三国演义》以情节发展演变为线索也衍化为多个叙事单元,特别是描述战争的情节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都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叙事单元,这些叙事单元,通常由数回组成,和戏曲的一折一样,由数场组成,前后紧密相连,相互映照。毛宗岗在评点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共同点,他在第57回中批道:“如此叙事,真有一篇如一句者。不似今人之作稗官,如理词谱而见杂曲,如观演戏而点杂剧,逐段皆断,更不联络也。”[11]730毛宗岗认为,在小说文本中,一个个情节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叙事单元,这些叙事单元在整个小说的情节演化中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如同戏曲中的折戏,前后是相贯串的,既相对独立又构成一个大的叙事整体,共同完善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