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有大量根据汉族古典作品编成的歌谣。这类歌谣的生成,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表层次是外来文化之价值与接受主体的文化需求相契合,深层次则体现了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自我更新的必然。 【关 键 词】南方少数民族/汉族古典作品/歌谣/文化传统/生成 【作者简介】龙昭宝,男,侗族,贵州天柱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龙耀宏,男,侗族,贵州天柱县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在南方壮、侗、苗、水、瑶、白、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当中,有大量运用汉族古典作品,如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洛阳桥等民间故事或者《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历史演义小说创编的歌谣。这些歌谣不仅在各种民俗生活中时常被吟唱,还以抄本的形式长期大量流传民间。南方少数民族汉族古典作品歌谣究竟产生于何时?学界对此亦有初步研究,认为在明代南方少数民族汉族题材民间叙事长诗已达到高峰,并持续到清代中叶;[1]P179同时从文学关系角度强调了汉族文学“强大的吸引力”[2]P192。本文认为,从表层次看,汉族古典作品的植入丰富了南方少数民族歌谣的内容,后者对前者的接纳有着非常具体的社会语境和文化需求;从深层次看,南方少数民族汉族古典作品歌谣的生成是民族民间口头艺术自我更新的一种必然。 一、汉族古典作品植入的文化语境 已有的汉籍史料表明,南方少数民族歌唱传统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的夏商周时代,涂山氏之女的“候人兮猗”被认为是“南音”之始。(《吕氏春秋·音初》)秦汉时期,随着南方与中原联系的加强,壮侗先民的《越人歌》以双语的方式载入汉代刘向《说苑·善说》中,被誉为是“中华民族诗歌源头上的艺术珍品”[3]P200。唐朝至清代,随着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纳入国家版图,这一广袤区域的社会生活在到此任过职的官员或游历过的文人的笔端有着不同程度的描述。比如,南宋周去非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之基础上著成《岭外代答》,专辟“蛮俗门”描述当时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活习尚;[4]P413明末邝露《赤雅》中的“浪花歌”[5]P25、“侗人”[6]P46词条记录的分别是壮族及侗族的歌唱习俗;清代李宗昉著的《黔记·卷三》对贵州各地侗族婚恋习俗的歌唱行为多有描述。[7]P291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开展“三套集成”编纂工作之后,南方少数民族的歌谣得到了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出版。从内容上分类,南方少数民族歌谣可分为古歌(史诗)、时政歌、劳动歌、情歌、礼俗歌、劝世歌、祭奠歌等多种。 南方少数民族如此源远流长的歌俗与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密切关联。在秦汉时期的古籍文献中,南方这一广袤区域的各个部落多被冠以“越”、“蛮”、“夷”之统称,其社会生活与中原地区有着诸多差别故被作为奇风怪俗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因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方块文字承载的意义系统很难抵达边缘社会底层,起源于宗教和劳动的口头艺术尤其是歌谣成了南方少数民族载言记事、陈情表意的重要媒介,经过世代传承进而衍化成一种“文化图式”。“文化图式是一定文化形态在人类大脑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该文化形态在人类大脑中所形成的预先存在的知识结构,或者说文化图式就是人们以往文化经验的抽象的知识结构或框架。”[8]P19由此可知,一个民族“文化图式”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濡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族群都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他们对外来事物的接纳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出发点,只吸收“限于那些与他们目前的文化相互兼容的元素”[9]P461。因此,汉族古典作品传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首先是一个“人人能唱、事事入歌”的语境。在此种文化场域中,汉族古典作品必须经历体裁、主题、情节的系列改变,这些变化既有共通性亦有地域性。如我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体裁由散体叙事变成了韵体叙事(民歌化);主题由控诉统治阶层的残酷徭役变成了对坚贞爱意的咏叹,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甚至出现“法事版”以宣传孝道;[10]P6情节发生变化,在湘黔边区的侗族民间,孟姜女和秦始皇的斗争变成了孟姜女如何思念万喜郎,并把烟草的起源和他们联系起来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