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话本小说中的“东京”(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长江学术》2013年4期 刘勇强 参加讨论

    三、话本小说与文言小说中“东京”描写的异同
    东京在话本小说中,是具体情节展开的背景。反过来,诸多作品也构成了东京的整体形象。前两节所论话本小说中的人物与时空背景就是东京整体形象的反映。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不同体式的小说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即使同样以东京为背景的小说,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把握话本小说的特点。
    相对于娱乐化、商业化更强的话本小说而言,文言小说更接近史书传统,也就是所谓“野史”。而说话艺人也把熟悉文言小说如《太平广记》、《夷坚志》等,当成必备的修养。与此同时,文言小说也成为话本小说重要的题材来源。
    应当说明的是,文言小说之所以能成为话本小说的题材来源,与文言小说本身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宋代文言小说尽管颇受非议,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即在题材上,文言小说的作者与时俱进,也描写了宋代城市生活。这种描写使得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具有了某种同步性。虽然唐代文言小说也较多地描写了当时的大都会(26),但由于作者身份与趣味的文人化,相关描写也带有这样的特点或局限性。而宋代文言小说有所不同,在市井社会发展的事实面前,文言小说家们表现出了更开放的态度与眼光。
    在宋代文言小说中,有关东京的故事有不少。其中有些为话本小说采为本事,还有不少没有被袭用。如《李师师外传》对东京的描写,颇具现实性和政治性:
    李师师者,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局匠王寅之女也。……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徽宗既即位,好事奢华,而蔡京、章惇、王黼之徒,遂假绍述为名,劝帝复行青苗诸法,长安中粉饰为饶乐气象,市肆酒税,日计万缗;金玉缯帛,充溢府库。于是童贯、朱勔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园囿之乐。凡海内奇花异石,搜采殆偏。筑离宫于汴城之北,名曰艮岳,帝般乐其中,久而厌之,更思微行为狭邪游……
    暮夜,帝易服,杂内侍四十馀人中,出东华门二里许,至镇安坊。镇安坊者,李姥所居之里也。帝麾止余人,独与迪翔步而入。(27)
    又如《夷坚志补》卷八《京师浴堂》:
    宣和初,有官人参选,将诣吏部陈状,而起时太早,道上行人尚希,省门未开,姑往茶邸少憩。邸之中则浴堂也,厮役两三人,见其来失期,度其必村野官员乍游京华者。时方冬月,此客着褐裘,容体肥腯,遂设计图之。密掷皮条套其项,曳之入帘里,顿于地,气息垂绝,群恶夸指曰:“休论衣服,只这身肉,直几文钱。”以去晓尚遥,未即杀。少定,客以皮缚稍缓顿苏,欲窜,恐致迷路,迟疑间,忽闻大尹传呼,乃急趋而出,连称杀人。群恶出不意,殊荒窘,然犹矫情自若,曰:“官人害心风耶!”俄而大尹至,诉于马前,立遣贼曹收执,且悉发浴室之板验视,得三尸,犹未冷,盖昨夕所戕者。于是尽捕一家置于法,其脍人之肉,皆恶少年买去云。(28)
    外地人“乍游京华”,不知深浅,有时直如羊入狼群。《京师浴堂》就展示了东京极为凶险的一面。
    《夷坚甲志》卷八《京师异妇人》则化实为虚,为现实生活涂抹上怪异的色彩:
    宣和中,京师士人元夕出游,至美美楼下,观者阗咽不可前。少驻步,见美妇人举措张皇,若有所失。问之,曰:“我逐队观灯,适遇人极隘,遂迷失侣,今无所归矣。”以言诱之,欣然曰:“我在此稍久,必为他人掠卖,不若与子归。”士人喜,即携手还舍。如是半年,嬖宠殊甚,亦无有人踪迹之者。(29)
    这一段描写与上节所论话本小说中东京元宵场景如出一辙。而接下来的描写,则颇类传统志怪小说。士人之友认定此女“非人类”,而葆真宫王文卿法师也看出士人身上“妖气极浓”,并以朱书二符授之,降伏此妖。虽然情节有类一般志怪,但描写此女“张灯制衣,将旦不息”和开封府初以为法师用妖术取民女,遣狱吏逮王师下狱等细节,仍具有现实性。
    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四《龚球记》叙京师无赖龚球遭报应故事:
    时元夜灯火,车骑沸腾。球闲随一青毡车走。车中有一女人,自车后下,手把青囊,其去甚速。球逐之暗所。女人告曰:“我李太保家青衣也。售身之年,已过其期,彼不舍吾,又加苦焉。今夕吾伺其便走耳。若能容吾于室,愿为侍妾。”球喜,许之。(30)
    但龚球却卷其财物而去,此女被拷打致死,而其鬼魂则向龚索命。
    与宋元话本一样,涉及东京的文言小说有不少也把情节的时间节点放在了元宵,上面两篇是如此,其他如《夷坚志补》卷八《真珠族姬》叙真珠族姬被拐,也在“宣和六年正月望日,京师宣德门张灯”之际,正因为“贵近家皆设幄于门外,两庑观者亿万”,歹人才便于乘乱下手。又有《夷坚乙志》卷十五《京师酒肆》、《夷坚乙志》卷十六《赵令族》、《夷坚志补》卷十四《郭伦观灯》等,都在东京元夕的时空背景下展开世俗生活的描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