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因为怜悯,故而伟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因为怜悯,故而伟大
    
    于2016年11月8日启动的“芬芳四季 阅读中国”第二届全国微书评大赛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最终分别评选出了书评组、影评组、剧评组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为了答谢广大书友的厚爱与支持,我们将选取部分优秀的获奖作品分享给大家,今天展示的这篇作品来自此次大赛剧评组特等奖的获得者曹熠。
    


    曹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因为怜悯,故而伟大
    如果说我们将戏剧分为两种,喧闹一时者与经久传世者,则契诃夫的作品无疑将属于后者——乍看下去言之无物,却总经得起时光的咀嚼,回味悠长,虽然与他的小说相较,那些舞台上的对白在如今看来晦涩了许多,然而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我们却往往更难从这些戏剧中获取到更大的理解与认同。
    《樱桃园》于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吧。
    当李六乙遇到了契诃夫,文本中的繁冗与无趣仿佛一下子被延伸到了无穷无尽,台下的观众随着台上的没落贵族一样无所适从。由至盛而至衰,这本是人类进程中不断重复循环的一个过程,当我们惯于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样的宏大去表述这种势在必行时,彼方的诗人却在以一种几近流水账的方式去记录着这一切悄然间的发生——没有喟叹,没有冲突,可偏偏在引导着我们以一个个体的身份代入剧中的任一个角色中,抚摸出那复杂的时代与阵痛。
    这不是堂吉诃德式的闹剧,没有红楼梦般的传奇,只有平凡,让人连挣扎的力气都几近丧失的平凡,哦,原来这就是生活,原来与我们相比之下,竟还是那剧中的众人要更伟大一些,他们所要面对的困境,是今时今日的我们无法想象的,而他们为了生活鼓起的勇气,竟尔也在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中超脱出了常人之所能及。
    

《樱桃园》剧照
    这出《樱桃园》的译者,童道明先生曾说过,契诃夫的作品中,最为痛苦的人,便是他最为欣赏的人。那么在这出戏中,无人不冤,无人不痛:柳苞芙终要告别曾经的樱桃园,如释重负;洛巴兴在以独特的方式对抗着曾经的卑微,反复填补自己心中那份谨慎与惶恐;家庭教师彼得在憧憬中走向广阔的未来去做永远的大学生;地主包里斯开始从无尽的债务中探出头来,收获新生活的可能……或许只有那个嬉皮笑脸的仆人雅莎沉湎于狐假虎威的享乐之中,没心没肺,而其他人,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别过去,纵使艰难,纵使困惑,也须直面,也须跨越——契诃夫将《樱桃园》视为喜剧,这“喜”或许就源于剧中人的执着与坚强吧,那可以无关乎时代,无关乎阶级,即使只谈人性,对于心怀善良,心怀梦想的剧中人,我们也同样不吝报以最大的敬意——能够描绘出跨越百年,不同时代人心中那微妙的相似,这难道不足以成为一出戏剧之所以杰出的原因吗?
    直到如今,我也无法想象,那个早衰的文豪是如何地拖着日渐虚弱的病体,以一天两三行的速度去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我只知道,惟有心怀那非同寻常的怜悯,才能令他自19岁起,不断关注着世间芸芸众生的平凡与伟大,抱之以极大的鼓励与善意,一以贯之,因为怜悯,故而伟大,《樱桃园》当复如是。
    


    对这本书有兴趣的书友,手机端用户可复制以下信息:
    复制整段信息,打开天猫APP,即可查看此商品:
    【【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图书专拍链接  严歌苓】(未安装App点这里:
    http://zmnxbc.com/s/7uIfl?tm=c81882 )喵口令
    打开天猫APP查看图书;或者直接在人民出版社天猫旗舰店,搜索关键词:【读书会 严歌苓】 可享本书定价7折优惠。
    试读
    
    

    《戒荤》
    到了尼日利亚,我的素食主义坚持了两个月,实在不得不开戒。尼日利亚没有豆制品,没有蘑菇,总之是我“食之以当肉”的东西统统买不到。皈依洋食,我又吃不来起司。每天上午写作,下午健身,不久就身心两干枯。并且来瑞是个肉食动物,我不能顺便也把他的荤给戒了,加上我常开家宴,不吃肉而每天大肆烹肉,这都对我的戒荤初衷是莫大嘲讽。于是想通了:坦诚的恶要比虚假的善好些。在美国时,有时会碰到一群动物保护者,见到穿“千金裘”的女人,他们弄不好会上去动剪刀。有一次我问他们:“你们穿的皮鞋是谁的皮做的?”我的意思是:貂皮、狐皮是皮,牛皮、羊皮也是皮,不要在动物里稿种族歧视……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